?9月6日,在智能經濟高峰論壇上,百度智能云首次發布了汽車云,并發布車企集團云、網聯云、供應商協同云三朵云,三個層次深入汽車制造行業的數字化升級,以“核心應用+云”模式,打造面向汽車產業與客戶的”云智一體“方案和服務。在智能經濟高峰論壇前夕,百度副總裁李碩在與媒體圓桌對話時表示,在汽車行業,數字化和智能化已經從汽車的研發、生產拓展到全生命周期,車企在面向上游供應商、下游經銷商和終端用戶時,都需要更加高效和智能的云服務。
三個層次深入汽車制造
為什么要打造這三朵云?李碩表示,為打造車企自身的集團數字化底座,支撐車企的生產智能與降本增效,“集團云”應運而生。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百度智能云與吉利合作的集團云。今天吉利所有的系統都跑在這朵集團云中,并衍生出新的需求。為滿足用戶安全與服務體驗的需求催生出了“網聯云”,其中百度地圖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網聯云”集成了百度在自動駕駛領域豐富的技術經驗,提升車機系統的智能化交互能力。為了應對汽車供應鏈長、管理難度大的挑戰,也為了更好提升供應鏈的協同效率,百度智能云總結出“供應商協同云”,通過訂單協同、物流調度、質量追溯、庫存優化等應用,打通車企和上下游合作伙伴的系統,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
目前,百度智能云和中國頭部15家整車制造廠商里面的10家(一汽、吉利、東風汽車等)已經開展合作,頭部十家新能源車企中,百度智能云服務五家。百度智能云加速對頭部車企的覆蓋,主流車企滲透率87%。2022年收入預計是2020年的2.5倍。
“百度智能云提供給汽車領域客戶的方案,都是經過我們內部打磨過的。在這個領域,百度的特點是先做后說。”李碩認為這是百度與其他云提供商區別之一。為廠商提供的服務并不是“單純的用一個開源軟件搭一搭就能解決”,其中涉及大量的數據積累和實際道路運營的積累。無疑,百度智能云是擁有這樣的豐富經驗的。李碩提到,百度全棧的AI能力,對于汽車廠商自動駕駛還是車內智能交互體驗來說,都是非常強大的支撐。此外,百度智能云基于汽車行業人工智能數據標注,對汽車行業也很有吸引力,在百度智能云上也大量使用了數據標注能力,百度智能云將這種能力作為一套工具提供給汽車廠商。可以說百度智能云已經形成了相對比較成熟的工具體系,構成了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提供給汽車客戶。
增長動力引擎蝶變
當前,整個制造業都在進行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相較兩年前發生了很大變化。在選擇行業上,百度智能云選擇了汽車和相關電子行業投入了更多的力量,并且也是在百度業務中增速較快的行業。“今年前7個月,我們在車企行業的規模應用已經相當于去年全年的水平了。”車企行業對于數據的需求,對于用量連接,還有對于云產品的需求確實在爆發式增長。李碩表示,在一定程度上,是車企客戶在推著百度智能云在成長。
汽車和電子行業在制造環節方面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所以百度智能云的很多能力在這兩個行業中是通用的。例如百度給汽車行業提供整車質檢能力,就是在電子行業里面迭代而來。正因為汽車和電子有很多相似之處,許多電子領域企業紛紛進入到汽車行業,而這些客戶既做電子制造也做汽車制造,近年來增速非常迅速。這也為百度智能云的深耕行業帶來機遇。
近日,百度發布了2022年上半年財報,可以看出,百度的營收結構正發生變化,作為公司營收主力的廣告收入占比正在下滑,而智能云和智能駕駛業務收入占比呈上升趨勢,在百度核心業務營收貢獻占比已達到20%,二季度百度智能云營收同比增長了30%。百度智能云已經成為百度業務增長中強勁的動力引擎。
入選雙跨的秘密
去年百度智能云推出開物工業互聯網品牌,以“AI+工業互聯網”為特色為超過22個行業的300多家標桿企業建立合作,為超過18萬家工業企業提供服務。2022年5月百度智能云開物平臺入選工信部雙跨平臺國家隊,在新增企業中排名第一。
智能經濟高峰論壇上開物工業互聯網平臺、“九州”區縣大腦也迎來了全新升級。開物2.0累積超過200個工業解決方案,沉淀了3.8萬個工業模型,在重慶、廣州、蘇州等全國多個城市落地,將人工智能變成中小企業觸手可及的生產工具。
談及入選雙跨,李碩用16字方針總結了成功的秘訣。即“成效為先,應用帶動,平臺開放,下沉運營”。
成效為先。百度智能云在一開始就不是為了賣云而賣云,而是從制造業企業成效入手,無論是從安全生產、能耗優化、質量檢測,還是AI中臺到實際生產領域,幫助客戶算一算投入產出比,真正幫助廠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應用帶動。現在許多制造業企業在做數字化落地時,通常面對許多新技術概念和選擇。企業決策者往往既敬畏又害怕。所以百度智能云要為企業勾勒出最痛點或者最大的需求點,來做一個產生價值的數字化應用。為了把應用做好,完成其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形成應用帶動數字化最小環。
平臺開放。制造業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信息系統,涉及IT、CT、OT、DT,幾乎所有的技術都會用到,所以不可能做到一家通吃。所以百度智能云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把平臺開放出來,和大量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將企業的智能化轉型做好。
下沉運營。百度智能云早先研發基地就是在北上深,然而開始做工業之后發現,所有制造企業對于供應商的心理距離永遠是在50公里以內。所以百度智能云兩年來努力做到下沉運營,在工業園區附近建平臺。在貴陽、重慶、桐鄉、蘇州、寧波這些工業重鎮,百度智能云會和當地企業一起建設運營平臺。在廣州大灣區這樣工業重中之重的地方,百度直接投資在那里建設新的工業互聯網研發中心,就是要讓企業感受到,百度智能云就在他們50公里以內,這也快速取得了企業的信任。
面向未來,李碩表示,第一件事情,繼續按照16字方針穩扎穩打去做。第二件事情,百度智能云還是希望摘取制造業領域皇冠上明珠,深入到行業的機理模型和工藝領域,能夠給制造業核心領域帶來一些變化。
(審核編輯: Mar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