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了近20年的探索期之后,中國的智能家居行業迎來新發展。一方面,廠商紛紛推出智能家居新品,并展開跨界合作;另一方面,隨著智能終端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消費者對于智能家居產品的接受度也在提升,購買意愿日漸強烈。
各路豪杰忙“圈地”
跑馬圈地,這是當前智能家居市場最真實的寫照。互聯網巨頭BAT,電商大佬京東、蘇寧,傳統家電廠商海爾、美的,手機廠商酷派、魅族,以及小米、樂視等都將目光轉向智能家居市場,推出各自的產品、理念或戰略。
京東在智能家居市場的布局早已開始,今年3月,京東宣布未來3年將為上百家企業提供孵化、加速及智能互聯解決方案和服務。同時,京東還推出智能家居套件。
4月,阿里集團宣布成立阿里巴巴智能生活事業部,整合旗下的天貓電器城、阿里智能云、淘寶眾籌3個業務部門,在內部調動各類優質資源,全面支持智能家居產品的推進。
傳統家電廠商更是不會允許自己錯過良機。2014年3月,美的宣布全面布局智能家居市場,構建面向全球的開放的互聯智能體系,致力于由傳統家電制造商向智慧家居創造商轉型。格力更是早已將推出智能化產品作為企業發展的目標,其已經推出了智能家用中央空調產品,而為了進一步搶占市場,格力甚至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智能手機以完善布局。
在各大廠商相繼出招的同時,跨界合作也成為智能家居市場的一大看點。
2014年3月,美的、華為、阿里在智能家居市場達成戰略合作。2014年12月,小米和美的牽手。今年1月,海爾、魅族、阿里三方宣布共同開發互聯協議。4月,聯想、百度實現合作。5月,小米和正榮聯手……
還有很多“坎”要過
盡管消費者對于智能家居的理念越來越能夠接受,甚至頗為期待,但是市場上的很多產品卻叫好不叫座。業界專家普遍認為,智能家居市場還處于發展初期,市場需求還在培育階段,要迎來大規模的發展還需要至少3年。
智能家居市場的戰火已經點燃,但是對于身在其中的智能家居廠商而言,這絕對是一場耗時耗力且充滿懸念的“硬仗”--目前,智能家居行業發展仍然需要跨過幾個“坎”。首先,行業標準尚未建立,也沒有出現一個有足夠號召力和市場影響力的領軍型企業。其次,市場上的產品仍然不夠成熟,消費者的購買意愿不強烈,同時使用體驗也不夠好,再次購買的動力不足。最后,除了前面提到的一些互聯網巨頭和家電大佬,市場中仍然以中小企業居多,尤其是智能硬件企業,創新能力以及持續投入能力都非常有限。
事實上,就算是全球智能手機巨頭蘋果在智能家居市場也有頗多無奈。2014年蘋果發布了智能家居系統HomeKit,時至今日HomeKit的發展也沒有達到市場預期。有觀點認為,這主要是因為蘋果的審核過于嚴格,還有觀點認為,產品價格高到脫離市場是發展速度過慢的主要原因。其實,這也從另外一個側面體現出了整個智能家居市場的發展現狀--預期過高,現實殘酷。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