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以下簡稱“中國電科45所”)建華高科的精加車間里,時不時會傳來“轟轟”的機鳴聲,在這里,無論炎炎夏日,還是數九寒冬,人們總能看到一個身材精干、兩眼炯炯有神的年輕人在機床前一絲不茍地操控數控機床,整整15年,他都默默堅守在這里。他,就是被譽為精密零件“魔法師”的曹國輝,一位平凡而又不凡的高級技師。
“新兵蛋子”一鳴驚人
2007年7月,曹國輝畢業來到中國電科45所,一入所就跟著導師參與了一款核心零部件的研制工作。“前輩們聚精會神調試參數,一絲不茍記錄研討,豆大的汗水滴落下來就隨手抹一下。這樣的場景讓我產生了強烈的震撼,大家嚴謹認真的態度和百折不撓的精神讓我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嚴格的要求。”曹國輝說。
也就是從那一刻起,他立下了“裝備報國,技行天下”的目標,下定決心要在精密零部件制造加工領域擦亮青春的底色,為我國半導體裝備的發展貢獻積極力量。
從“象牙塔”走進科研生產一線,曹國輝發現實際工作與他大學接觸的內容有著天壤之別。原來,45所采用的是數控設備,但在學校里,學生上機加工的零件大多是木頭,軟件編程也是有標準答案的試題,這同實際研制的產品完全不同。面對這樣的困難,曹國輝并沒有選擇退縮。在一年多的時間里,曹國輝幾乎天天“泡”在機房里,辛苦磨礪,以驚人的速度成長。最終經過他手的零件不但尺寸精度達標,外觀也非常精美,看不出一絲接刀的痕跡。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很快,曹國輝便在一次重大項目中一鳴驚人。2008年,45所接了一批奧運安保項目的加工任務,這批零件結構形狀復雜、剛性差、精度高,分毫的差池就會直接影響到安保器材的靈敏度,稍有誤差甚至會導致整批零件的報廢,就連有30年加工經驗的老師傅都一籌莫展。就在這時,曹國輝作為一名剛剛入職一年多的“新兵蛋子”站了出來,白天在車間埋頭苦干,晚上回家用土豆蘿卜代替加工材料切割零件形狀,幫助自己更好的理解消化零件的內部結構。終于在一個月后,他加工出了尺寸、精度都達標的零件。就這樣,彼時還是“新兵蛋子”的曹國輝,就在這間小小的車間里,開啟了他“魔法師”般的征程。
把零件“變”出來
在魔法師的世界里,沒有什么是不可完成的。
2010年,45所承擔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全自動引線鍵合機的研發,全自動引線鍵合機曾被外國專家斷言“中國人不可能研發成功的鍵合設備”。該設備需要20余種精度均小于0.005毫米、結構形狀復雜、重量極輕的關鍵零件。僅其中的Z動臂零件,其加工后的零件雖然只有拳頭大小,但卻要用到一張A0號圖紙、20多個視圖、上千個尺寸才能表示清楚。
彼時,由于研制周期短,國內加工廠不愿意接單,只能送去新加坡的工廠加工,但兩個月后拿到的成品零件各項精度、尺寸都達不到圖紙要求,新加坡工廠的負責人無奈地表示:“短時間內完成如此高精度的零件是不可能的。”
就在眾人束手無策之時,已是編程組組長的曹國輝,帶領一群平均年齡不滿21歲的年輕小伙兒們,毅然承擔起這項任務。
8天后第一種線夾加工完成,6件交質量處檢驗,各項精度指標合格,10天后2件前座完成,11天后3件BH支架完成,12天后2件后導軌(不銹鋼)完成,16天后2件前導軌基座完成,17天后經過15次裝夾、自制6把非標準刀具、完成181個工步后,Z動臂交質量處檢驗各項指標完全合格……40天后,前18批所有零件加工工作完成,且全部校驗合格。
就這樣,曹國輝帶領的這一支年輕的團隊,再次像魔法師一樣,把零件“變”了出來。
成立“十八羅漢”工作室
2019年,以曹國輝名字命名的技能創新工作室成立。在這里,曹國輝把他魔法師般的技能,一次又一次地傳授給同事。慢慢地,這個工作室匯聚了18位工藝、質量、加工等方面的技術和技能骨干,被稱為數控“十八羅漢”。在曹國輝的帶領下,他們充分發揮技術攻關、技能傳承、技藝推廣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為CMP設備等高端設備的制造保駕護航。在曹國輝的帶領下,短短一年的時間,所有成員的加工質量、效率均提高20%以上,改進工藝150項,申請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其中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時,曹國輝帶領著他的“十八羅漢”工作室成員,接手了應急防控物資“熱成像測溫儀”配套生產的任務。這個任務要求5天完成首批50套零件加工任務。時間緊、任務重、人員緊缺,多重困難擺在面前。
“越是這種時候,越要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而這并不只是隨便說說。曹國輝帶領著工作室成員,利用現場及網絡通信等多種手段24小時不間斷攻關,從編程、刀具、加工、調試等方面研制最快最優方案,僅用半天時間便攻克所有難題,為按期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21年,為保障集成電路核心裝備自立自強,曹國輝帶領著他的“十八羅漢”又緊急攻關一批精度小于0.005毫米、結構形狀復雜的零部件造。其中有一個懸臂類型的零件,沒有支撐點,沒有裝夾位,形位精度要求在0.005毫米以內。大家嘗試了很多工藝方法,均存在結構變形精度超差問題。曹國輝冥思苦想、夜不能寐,他認真分析圖紙后,仔細研究加工工藝,設計工裝,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實驗,最終成功突破瓶頸,順利完成零部件交付。
人生不能碌碌無為,崗位平凡但能力不能平凡。在技能得到充分錘煉提升后,他斬獲了一枚又一枚勛章:河北省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電科技術能手、中央企業青年崗位能手,今年更是當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
在這個沒有魔法的世界里,曹國輝用精湛的技能把各種不可能“變”為了可能。未來,他將繼續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勁頭,錘煉高超技藝,在工匠之路上譜寫“裝備報國,技行天下”的精彩篇章。
(審核編輯: 智匯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