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免费_日韩在线精品_日韩视频免费看_中文字幕在线三区_午夜免费视频_日韩在线大片

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構建完成,兼顧發展與減排

來源:智匯工業

點擊:2322

A+ A-

所屬頻道:新聞中心

關鍵詞:能源 綠色 低碳轉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基本形成。作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承諾,構建完成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產業綠色轉型和能源結構調整得到大力推動,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推進加快,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得到堅決遏制,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約26.2%。


    “這是我國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不斷改革完善的十年。”5月12日,在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的“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表示,十年來,我們建立起了一整套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立健全生態環保督察制度,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這些制度建設的成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可持續改善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9月15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就“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舉行發布會。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發布會上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這十年,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認識最深、力度最大、舉措最實、推進最快、成效最顯著的十年。


    9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生態文明建設有關工作情況。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司長劉德春表示,我國能源和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重要進展,“雙碳”工作實現良好開局。


    十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劉德春介紹,我國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改善、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穩步提高、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成效明顯、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深入推進。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


    十年來,中國走出了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在上述發布會上,黃潤秋表示,我們把“美麗中國”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把“生態文明”納入“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把“綠色”納入新發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納入三大攻堅戰。生態文明建設的謀篇布局更加完善、更加系統,也更加成熟。


    十年來,我國改革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管理體制,建立和實施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生態文明目標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河湖長制、生態保護紅線、排污許可、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一系列制度。這十年間,還制修訂了30余部相關的法律法規,越織越密的制度體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在生態環境質量方面,2021年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全國地表水I—III類斷面比例達到了84.9%。土壤污染風險得到有效管控,我國實施了禁止洋垃圾入境,實現了固體廢物“零進口”的目標。自然保護地面積占全國陸域國土面積達到18%,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得到了很好的恢復。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景生動展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其中一個標志性的舉措就是部署開展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污染防治攻堅戰各項階段性目標任務全面圓滿超額的完成,生態環境也得到了顯著的改善。


    首先,空氣質量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諝赓|量指標PM2.5,也就是細顆粒物全國的平均濃度從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到了2020年的33微克/立方米,進一步降到了去年的30微克/立方米,歷史性達到了世衛組織第一階段過渡值。另外,優良天數比率去年達到了87.5%,比2015年增長了6.3個百分點,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空氣質量改善最快的國家。2013年到2020年這7年,中國空氣質量改善的幅度相當于美國《清潔空氣法案》啟動實施以來30多年的改善幅度。


    其次,水環境質量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這十年,I—III類優良水體斷面比例提升了23.3個百分點,達到了84.9%,已經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地級及以上城市的黑臭水體基本得到了消除,人民群眾的飲用水安全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最后,土壤環境質量發生了基礎性的變化。這些年我國出臺了第一部土壤污染防治的基礎性法律《土壤污染防治法》,這是一部很重要的法律。開展了全國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的土壤污染詳查,實施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土壤污染加重的趨勢得到了有效遏制。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黃潤秋認為,污染防治攻堅戰從“十三五”的“堅決打好”到“十四五”的“深入打好”,這不僅僅是用詞的變化,從內涵上來說,它意味著我們遇到的矛盾問題層次更深、難度更大、范圍更廣,要求的標準也更高。所以,“十四五”仍然要堅持保持力度,延展深度,拓展廣度,用更高的標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這十年,全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也從68.5%下降到了56%??稍偕茉撮_發利用規模、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都穩居世界第一。我國去年上線了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綠色越來越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十年來,我國為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的達成、簽署、生效和實施,作出歷史性貢獻。中國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去年,在中國昆明召開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一階段會議,發布了《昆明宣言》。中國還積極推動綠色“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


    這十年,中國將應對氣候變化擺在了國家治理更加突出的位置,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戰略,不斷提高碳排放強度的削減幅度,不斷強化自主貢獻目標(NDC),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走上了全面綠色轉型的軌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中國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黃潤秋表示,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將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最高的碳排放強度降幅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這是非常難的,因為中國能源結構偏煤,產業結構也偏重。所以,實現這個目標,對中國是巨大的挑戰。但這也充分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決心,為全球氣候治理注入了強大的政治推動力。


    “雙碳”工作穩步推進


    在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的同時,碳排放也在不斷下降,實現了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


    十年來,我國碳排放強度下降了34.4%,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態勢,綠色日益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首先,穩步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加快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十年來,我國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由68.5%下降到去年的56%,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提高了6.9個百分點,達到了16.6%。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增長了2.1倍,突破了10億千瓦,風、光、水、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都是穩居世界第一位。這十年,我國能源消費增量有2/3來自于清潔能源,全國燃煤鍋爐和窯爐從50萬臺減少到現在的10萬臺。大力實施北方地區冬季的清潔取暖,2700多萬戶農村居民告別了過去煙熏火燎的冬季取暖方式,不僅在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上明顯的提升,而且也顯著改善了空氣質量,因為少燒了6000萬噸以上散煤。


    其次,不斷優化升級產業結構,促進產業發展提質增效。十年來,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持續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的盲目擴張,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加快化解過剩產能。十年來,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5%的經濟增長,能耗強度累計下降了26.2%,是全球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相當于少用了14億噸的標準煤,少排放了29.4億噸的二氧化碳。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銷量2021年達到352萬輛,也是位居全球第一。這十年,淘汰落后和化解過剩產能鋼鐵達到了3億噸、水泥4億噸、平板玻璃1.5億噸重量箱。建立世界最大清潔煤電體系,有10.3億千瓦煤電機組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大力推進鋼鐵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6.3億噸粗鋼產能目前正在或者已經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


    最后,持續提高碳匯能力和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十年來,我國森林面積增長了7.1%,達到2.27億公頃,成為全球“增綠”的主力軍;森林碳匯增長7.3%,達到每年8.39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相當于抵銷了我國一年的汽車碳排放量。發布了適應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持續開展適應型城市的建設試點,農業、基礎設施等關鍵領域抵御氣候風險的能力不斷增強。


    此外,大力推進全國的碳市場建設,通過有效發揮市場機制的激勵約束作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也作出了中國貢獻,我們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建設性參與氣候變化多邊進程,為《巴黎協定》的達成、生效和順利實施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黃潤秋表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著力解決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所以,我們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態度是堅定的。這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莊嚴承諾,中國言必行、行必果,我們將全面落實已經制定的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氣候治理,為建設美麗中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明確提出后,相關工作也在穩步推進,目前“1+N”政策體系已構建完成。


    2021年10月24日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作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中的“1”,對指導和統籌“雙碳”工作起到綱領性作用。緊隨其后于10月26日發布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作為“N”系列政策中的首要文件,對后續出臺的“N”系列政策起到統領作用。


    在“雙碳”頂層設計框架明確之后,各有關部門制定了分領域分行業實施方案和支撐保障政策,各?。▍^、市)制定了本地區碳達峰實施方案,目前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已經建立。


    中國人民大學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藍虹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指出,綠色金融政策把金融機構納入了環境管理體系中,由此管理隊伍得以擴充,形成全民管理環境的體制,并形成全民參與的生態文明建設。


    當前,在地緣沖突等因素影響下,國際能源市場供需失衡加劇。在此背景下,要實現“雙碳”目標,更需要平衡處理好發展與減排的關系。


    “我們要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的進程,與此同時,我們的生產供給產能也要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鄙虾=鹑谂c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CCUS專委會副主任、倫敦大學學院基建可持續轉型教授梁希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穩經濟的措施應積極銜接“雙碳”工作,在基礎設施提標改造、節能減排和適應氣候變化方面考慮進行投資傾斜。


    曾剛認為,“雙碳”目標的實現不僅需要整體的統籌,更需要加大相關產業的投入,寄希望于技術的突破。


    實現“雙碳”目標,能源轉型是關鍵,中國需要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推動能源綠色低碳發展。


    “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持續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針對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問題,劉德春如此表示。


    全國碳市場平穩有序運行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以市場手段應對氣候變化,支持中國低碳轉型的有效政策工具。


    中國的碳市場建設始于地方試點。2013年,7個地方試點碳市場陸續開始上線交易,為全國碳市場建設奠定了基礎。


    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市場正式啟動運行。作為展現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窗口,推動企業低成本減排的作用初步顯現。


    全國碳市場開啟一年多來,平穩運行,碳價穩中有升。截至10月11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195348937噸,累計成交額8570459509.58元。


    “全國碳市場運行期間,市場運行平穩有序,交易價格穩中有升??傮w來看,全國碳市場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促進企業減排溫室氣體和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的作用初步顯現,有效發揮了碳定價功能?!鄙鷳B環境部氣候司司長李高此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


    目前,全國碳市場納入了電力行業,未來覆蓋的行業范圍將擴容,“十四五”期間將納入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其他七個高排放行業,全國碳市場配額總量將擴容到70億噸,覆蓋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60%左右。


    全國碳市場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支撐碳市場的各類法規和配套制度仍待建立健全。國務院2022年度立法工作計劃明確了16件擬制定、修訂的行政法規,其中包括由生態環境部起草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


    2022年9月28日,在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司長別濤回答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時透露,《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目前的狀態是待審未定,但相信該條例的出臺是可以期待的。


    在綠色低碳轉型過程中,金融起著關鍵作用,碳市場是聯系綠色金融與“雙碳”的紐帶,碳金融的支持對全國碳市場的穩健發展、“雙碳”目標的穩步達成起著重要作用。


    綠色金融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奠定,使得我國在氣候投融資方面已具備充分條件,氣候投融資的發展迎來歷史性機遇。今年8月獲批的23個氣候投融資試點,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有關決策部署的最新實踐。


    2022年7月5日,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聯合21世紀經濟研究院共同舉辦的“‘碳中和2060’與綠色金融論壇:氣候投融資與中國未來”上,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處長丁輝表示,跑步進入碳中和是一場硬仗,這要求“雙碳”政策的制定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氣候投融資就是實現“雙碳”目標不可缺少的重要舉措之一。


    在實現“雙碳”目標過程中,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是政策頂層設計的重要一環。


    “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探索一批氣候投融資發展模式,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8月23日,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在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支持和指導試點地方建立各相關部門間的工作協調機制,積極培育具有顯著氣候效益的重點項目,加強對碳排放數據質量的監管,積極搭建國際交流與合作平臺。

    (審核編輯: Doris)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成人免费 | 国产成年免费视频 | 国产看片网站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级 国产免费久久 | 日日骚视频 | 99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成a人ⅴ香蕉片 | 一级在线| av中文字幕在线 | 国产毛片精品 | 国产电影一区二区 | 91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 | 日韩国产在线观看 | 日韩在线看片 | 夜夜摸夜夜操 | 能看的av网站 | av亚洲在线 | 精品久久久久久 | 日韩三区 |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婷婷 | 久久精品美女 | 日本va欧美va精品发布 | 婷婷色国产偷v国产偷v小说 |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洲视频 | 国产片在线观看 | 国产美女久久 | 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91精品国产日韩91久久久久久 | 久久草在线视频 | av不卡电影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欧美三级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奇米 | 在线一级电影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 成人在线视频网站 | 日韩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 精品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 懂色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