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紫光展銳在公司網站發布消息稱,其5G和4G平臺完成了與Android 13的同步升級。這個頗顯低調的發布或許不會引起多少關注,可對熟悉電子信息行業的人們來說,卻很清楚“同步適配”的重要性。一款芯片光有好性能只是完成了繁多工作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能夠和系統進行較好的適配與兼容,才能發揮出其真正的實力。在智能手機層面,5G SoC芯片作為設備的關鍵大腦,能否和系統進行較好的適配關乎手機整體的綜合體驗。能夠提前參加到大版本更新的調試、認證工作中,本身就是一種肯定。紫光展銳能夠同步參與 Android 13 的開發,并進入到操作系統的前期適配名單,不僅表明我國5G芯片在技術上的進步,也顯示出在市場應用與生態共建方面取得了突破。
5G作為當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網絡信息技術,在萬物互聯、人機深度交互時代,是支撐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自從5G商用以來,從運營商到通信廠商,都將5G的建設作為重點方向,希望通過不斷完善5G基礎設施來帶動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數字經濟的發展。工信部近期發布的數據表明,目前國內探索的5G應用場景已覆蓋國民經濟97個大類中的40個,各行業完成了超過2萬個5G應用案例。接下來,一方面要繼續推進重點行業和領域的應用創新,另一方面要將已經發展成熟的應用案例在各行各業進行復制和推廣,實現規模效應。
然而這一切工作實施的前提都需要以芯片技術的發展作為基礎。芯片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薄弱環節,在5G終端SoC芯片方面,更是由于高昂的技術與資金門檻,被高通、聯發科、蘋果、三星等少數國際巨頭長期壟斷。
不過,作為全球面向公開市場的3家5G芯片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大陸公開市場上唯一一家5G芯片供應商,紫光展銳今年以來卻開始在5G芯片領域頻頻發力,基于原有積累,從量產、商用,到技術、專利多個層面取得突破。4月份紫光展銳專利“子帶配置的指示方法及裝置、子帶接入方法及裝置”獲得“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金獎”。這是我國知識產權領域的最高獎項。6月,紫光展銳第二代5G芯片—T760/T770成功量產,預計年內將有超過10款以上搭載紫光展銳5G二代芯片的5G手機上市。同月,紫光展銳完成了全球首個5G R17 IoT NTN衛星物聯網上星實測,為實現6G、空天地一體化網絡覆蓋奠定了堅實基礎。
紫光展銳董事長吳勝武指出,5G開啟了再一次產業變革。4G的誕生開創了移動互聯網的輝煌十年,5G則為產業互聯網的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推進,5G融合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形成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將加速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度融合,不斷催生出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面對前景廣闊的5G市場,紫光展銳進行了全面布局。
在消費電子領域,紫光展銳連續今年上市自主研發的5G SoC芯片平臺。在行業應用市場,紫光展銳在智慧醫療、智能倉儲、智能物流園、智慧采礦、和智慧電網等行業領域進行廣泛布局,推進應用落地。在5G技術上,紫光展銳緊跟5G標準演進,從5G網絡切片到5G R16、5G R17,率先推動標準發展。在標準及專利、蜂窩/短距通信、基礎軟件領域、基礎硬件領域、半導體領域、射頻領域、多媒體領域、系統集成八大核心技術領域完成技術積累和中長期布局。
喜迎黨的二十大,我國的5G芯片產業正在以通信、計算和人工智能三大技術為基礎,為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同時也將持續緊跟標準演進,完成核心專利布局和技術原始積累,在5.5G、6G、空天地一體化以及WCN等通信技術領域確保核心競爭力。
(審核編輯: 智匯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