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在想:誰是免費服務政策的受益者?理所當然想到的第一個答案就是用戶,服務免費給用戶降低了維修成本。
可是,另一個問題卻一直困擾著我:如果用戶從免費服務中受益匪淺,為什么質保期后80%的用戶都離開了主機廠和代理商?難道免費的東西不香嗎?為什么那么多用戶寧愿選擇收費服務的修理廠和背包客?為什么那么多用戶甘愿冒險去選擇存在質量風險的副廠件?
當你走在街上,看見某個商家正在發放免費禮品,你會期待什么?那一定是價值很低的小東西,擠上前去領取禮品的大多數是有大把時間的退休老人,年輕人很可能怕耽誤時間(或怕丟人)而主動放棄這樣的誘惑。發禮品的目的是促銷,吸引用戶來購物,價值不會高,否則營銷成本就增加了。
免費服務給用戶帶來什么印象?廠家產品不可靠,所以用免費服務來彌補;代理商配件供應不及時,解決服務問題太慢,所以用免費服務來補償。主機廠就是利用用戶的心理,來引誘他們使用代理商的服務和原廠配件。
可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服務損失配件補。用戶并不傻,糟糕的服務會嚴重影響他們賺錢,高昂的配件價格也會讓收益縮水,最終80%以上的保外用戶用腳投票,選擇離開廠家和代理商。
工程機械設備是生產工具,是用來賺錢的,一家老小還指望設備生存。能否賺到錢,賺錢多少,十分依賴于服務的及時性,遇到故障及時排除,需要配件及時供應,時間就是金錢,省時要比免費更有價值。“中國制造”的崛起讓原廠件不再是用戶的唯一選擇,特別是當客戶得知“原廠件”只是主機廠貼了個牌(順便加價)而已,放棄原廠件也是順理成章。
另一方面,免費服務卻重創了服務人員的積極性,服務價值被嚴重低估,服務技師沒有地位,收入很低,越來越多的服務人員轉行去做銷售,越來越少的年輕人選擇從事服務工作,代理商養著最小的服務團隊以應對保內服務,根本無暇顧及保外客戶的需求,高企的客戶流失率也就見怪不怪了。免費服務是當前服務惡性循環的元兇,這一政策讓我們離優質服務漸行漸遠。
顯然,用戶并非免費服務的受益者,不斷提升的客戶期望與日益下滑的客戶體驗形成了巨大反差,明明是極其依賴服務的行業,卻成了客戶流失率的冠軍,讓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愿景化為泡影。
“終身免費服務”政策害了業內所有的人,這是一個極其糟糕的政策,長期來看沒有贏家。由于擔心收費會讓用戶跑到競爭對手那里,沒有企業敢于改變這個政策,行業的服務只能在成本上漲、品質下降和客戶不滿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朋友,你有什么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審核編輯: 智匯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