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據介紹,塔里木油田聚焦“雙碳”目標,積極響應國家“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號召,在前期將11口水源井接入網電、12口試點建設光伏電站的基礎上,今年對剩余86口柴油機發電水源井進行光伏改造,實現生態防護林抽水灌溉“油改電”零碳排放,每年較柴油發電減排二氧化碳3410噸,走出了一條光伏治沙的新路。
6月2日,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建成并正式投入運行,這標志著貫穿我國最大沙漠的公路——塔里木沙漠公路成為零碳排放公路,也成為我國首條零碳沙漠公路。投運后,公路沿線植被徹底告別了柴油機發電灌溉的歷史,每年將減少柴油消耗1000噸,減排二氧化碳約3410噸。同時,公路兩側防護林帶每年可固碳兩萬噸,完全中和過往的車輛碳排放。
塔里木沙漠公路于1995年建成通車,全長566公里,是世界上貫穿流動性沙漠最長的等級公路。歷經多年防護林建設,塔里木油田于2006年在公路沿線建成綿延436公里的生態防護林工程,在抵御風沙侵襲方面作用顯著。從沙漠公路的貫通,到生態防護林建設,再到如今的水源井光伏改造,塔里木油田始終以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攻克了在沙漠極端環境下大規模植樹造林的世界級難題,走出了一條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近兩年,塔里木油田聚焦“雙碳”目標,積極響應國家“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號召,在前期將11口水源井接入網電、12口水源井試點建設光伏電站的基礎上,今年1月塔里木油田開始對沿線86個使用柴油發電的水井房進行光伏改造,實現生態防護林抽水灌溉“油改電”零碳排放,每年較柴油發電減排二氧化碳約3410噸,走出了一條光伏治沙的新路,讓號稱“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一步步成為“綠電熱土”。
光伏發電站總裝機規模達3540千瓦,年發電量達362萬千瓦時,產生的電力可滿足436公里生態防護林每日灌溉所需。據測算,生態防護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約2萬噸,負碳部分可中和過往車輛碳排放,為我國荒漠治理和沙漠公路運行維護提供了“塔里木方案”。
同時,依托沙漠公路,塔里木油田先后在沙漠腹地及周緣開發建設了32座現代化油氣田,成為我國陸上第三大油氣田和西氣東輸主力氣源地。特別是近年來,發現并落實了富滿10億噸大油區和克拉-克深、博孜-大北兩個萬億立方米大氣區,建成了我國最大超深油氣生產基地。
在奉獻清潔能源的同時,塔里木油田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貫穿油氣生產全過程。近年來,在戈壁荒漠造林綠化面積達483平方公里,5座礦山入選國家級綠色礦山名錄。
面對新疆的無限好“風”“光”,塔里木油田堅持新能源與油氣協同發展,大力推進清潔替代等5個新能源示范區建設,在“死亡之海”建立多座綠色“能源特區”,“十四五”末全部投產后,可累計減排二氧化碳300余萬噸。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