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近日表示,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核心是電動化和智能化,需要推動人機交互、自動駕駛以及能源科技等方面加快發展。建議加快電動汽車換電體系建設,加速推動換電模式標準化、通用化;推廣應用甲醇汽車。
完善相關政策法規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公安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784萬輛,同比增長59.25%。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640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1.63%。
充電和換電是電動車主要補能模式。李書福建議,加快明確換電站建設、土地審批等相關規定,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優化換電項目高壓新裝(增容)審批流程,放開一址多戶,加快建設周期。
同時,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建立換電車型專屬的公告認證體系。在車電分離的情況下,車與電池分開認證。進一步完善溯源系統,針對車電分離模式開展適應性(如車電分離保險)優化。
李書福建議,加速推動換電模式標準化、通用化。推動換電接口軟硬件協議的標準化,預設2-3種技術先進的接口形式,制定推薦性標準;對換電站的機構、形式、兼容性進行規范化約束;推進換電電池包的標準制定,使換電電池包能夠在不同車企、不同換電站、不同用戶之間互通互換。
推廣應用甲醇汽車
李書福建議,推廣應用甲醇汽車,將甲醇汽車納入新能源汽車發展體系和管理范疇,給予甲醇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同樣的政策支持,帶動更多企業投入甲醇汽車的研發,加快實現交通領域碳中和。
李書福指出,在水路運輸領域,國內外均全面啟動了甲醇船舶的開發工作,引領航運業提前實現碳中和。我國甲醇燃料船舶相關法規、指南、設計、建造和檢驗技術標準已經建立,甲醇綠色智能船舶、船用甲醇發動機研制得到國家重大專項支持,相關船廠已啟動甲醇燃料船舶的建造工作。
李書福表示,甲醇作為低碳、含氧燃料,具有燃燒高效、排放清潔等特點,且常溫常壓下為液態,儲、運、用較其他新能源更安全便捷。同時,甲醇生產來源廣泛,經濟體量巨大,是實現全產業鏈可持續發展,構建未來綠色能源體系的重要選擇。
(審核編輯: Mar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