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9時30分,中國出口海外直徑最大、代表著世界先進水平的敞開式TBM經中交天和建設者歷時三個月完成組裝和調試,現在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順利始發,這標志著這項“一帶一路”重點交通工程即將進入TBM快速施工階段。該TBM刀盤直徑達8.98米、總裝機容量9000千瓦、總重2500噸、長270米,是名副其實的地下“巨無霸”。
始發現場
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簡稱馬東鐵路,線路全長640公里,是“一帶一路”沿線最大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中馬兩國之間最大的經貿項目,中國企業在海外實施的最大單體工程;由中交集團以集設計、采購、施工、聯調聯試一體化的EPCC總承包模式實施,并按中國國家一級客貨兩用標準建設;建成后在馬來西亞、東南亞,乃至世界范圍內都會形成重大的影響和示范效應。
馬東鐵路云頂隧道施工所需的兩臺TBM均由中交天和研制,今天始發的是孿生哥哥“云頂一號”,預計它的孿生兄弟也將于同年7月份始發。云頂隧道處于馬東鐵路的腹地,單條隧道全長16.39公里,建成后將成為東南亞第一長隧道,是該項目的控制性工程。相比傳統鉆爆法開挖,TBM施工效率可以提高2至3倍,對于整個項目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云頂隧道施工區域的地質極其復雜,地層花崗巖占比較高,巖石堅硬(部分達到200兆帕),對TBM在硬巖環境下的高效破巖能力和刀盤結構可靠性是一項重大考驗;巖石石英含量高,尤其是片巖,石英含量占比超過70%,其次粗粒花崗巖石英占比46%以上,磨蝕性大,對刀盤的耐磨性提出極高要求;存在大量斷層及蝕變帶,易產生掌子面不穩、坍塌,成洞不穩等施工難題,這對設備超前探測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中交天和針對復雜地質條件,為該裝備配備了應對一切難題的“工具包”,應用了包括L1區錨、網、拱架、噴聯合強支護,多類型超前地質探測、多功能鉆機超前支護、隧道環境降溫制冷、自動消防滅火、長時效安全避險系統等多項世界先進性技術和首創技術。其中刀盤結構按照在最惡劣的受力條件下5倍的安全系數進行了有限元校核,刀盤表面覆蓋了耐磨性更好的XGG1800碳化鉻鋼板,可以更有效的保護刀盤,滿足長距離硬巖隧道的掘進;配備超前地質探測系統,能夠對刀盤前方100米的地質進行有效探測,便于提前做好不良地質的應對措施,以快速通過不良地層等。
啟動儀式
為確保設備的按期組裝和順利始發,中交天和組建了一支國際化高技能服務團隊,他們一邊與疫情搏斗、一邊搶抓生產進度。為了能按期做好設備的現場組裝調試,他們在異國的熱帶叢林度過了難忘的2022春節。接下來,中交天和技術服務團隊將繼續發揮專業的技術力量,以豐富的掘進維保經驗精誠服務,為該區間的高效掘進提供有利保障。
中交馬東鐵云頂1號TBM
TBM是整個盾構機家族的重要成員,中交天和經過10多年的探索,研發了越來越高效和人性化的TBM,技術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中交天和研制的兩臺全球首創壓注工法TBM即使在遭遇大斷層破碎帶、軟巖大變形、巖爆、突泥突水、高地應力等世界性難題的情況下仍以平均600多米/月速度向天山勝利隧道中心點推進,現已接近10000米大關。中交天和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創高寒高海拔、大深度、超大直徑(直徑11.4米)硬巖豎向掘進機“首創號”,正以氣貫如虹的氣勢由天山之巔向地下800米目標掘進。
(審核編輯: 智匯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