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重重考驗成為西門子管培生(SGP)的Zhen Yin,兩年三次輪崗,經歷了項目實施后端,到產品市場前端的全流程學習與體驗。SGP畢業后,成為Team Leader 。在高密度的成長環境下,他找到了更有發展潛力的方向,擁有了從0到1的「創業」體驗,也找到了從Good到Best的秘訣。
兩年三次輪崗充分了解工程項目全貌
回顧自己兩年的SGP經歷,每一崗位職能都被細化拆分。通過三次輪崗,我更全面地接觸到工程全貌:從項目實施后端,到產品市場前端的全流程。這也多虧mentor在選擇方向的引導,幫我積累了在基層工作的經驗。這份經驗,在后面的工作中,特別珍貴。
在德國輪崗時,在過程自動化產品部門,我參與了相關產品的中國需求定義和know-how transfer過程。之后也在對口的解決方案部門,參與工程管理優化和數字化項目等課題,還參與了項目管理、投標和實施階段。這份海外工作和生活經歷,讓我看見自己的“小宇宙”,讓我獲得了在國際公司工作的實力和信心。也讓我對工程師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啟發了我對工程先進性的思考和構建。
生產線不相信幻燈片技術至上,務實落地
從SGP畢業后,我直接以組長身份加入數字化新應用工程部,負責最新數字化產品的本地化應用。從職場新人到team leader,這是一個很高的起點,也帶給我新的挑戰。
正如剛才所講,工程師文化是“技術至上,務實落地”。在壯美的工業現場,感到的是個人的渺小;面對繁雜的設備,體會到的是技術經驗的差距。初入工程一線、承擔項目責任的不適,讓我深刻意識到“生產線不相信幻燈片,獲取客戶認可和團隊信任需要過硬的技術實力。”我用最快的時間,和全心的投入,讓自己盡快跨過了技術門檻。
合格交付項目是第一層挑戰,而改變則需要更強的內功。在之后的工作中,我逐漸領悟到綜合能力的重要性:成為一名優秀的工程師Leader,要懂技術,更要了解客戶、市場、應用、團隊合作,全局出發,充分調動資源,把影響力拓展到前端。
我相信,從Good到Best,中間差了一個Creation。不長的幾年,我覺得自己獲得了高密度的成長。抓住了在工程師一線磨煉的機會,也扛過了獨立帶領團隊的挑戰。我發現,若想走得更快更遠,首先就要,不設限!其次,要不斷創新。
「往前走」和「往深去」
成長的過程中,支持特別珍貴,也是這些支持讓我有機會找到一個屬于自己的方向。
我將工程師的職業生涯分成兩個方向,「往前走」和「往深去」。往前走,是指由后端輻射前端;往深去,就是聚焦核心業務,著重研發。一個工程,高附加值的部分正體現在其研發的產品上。能夠在工程中研發,和為了研發而研發,是完全不同的體驗。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是個價值導向的人,因此更傾向于將精力傾注于確定的高價值本身。
在工程和研發的交叉點上,如果有一個領域特別有潛力,我會認為是數字化。而數字化發展過程中,標準化是大勢所趨,通過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落成更具競爭力的服務型產品。
過去一年,我和我的團隊著手于內部運營標準化、解決方案產品化的全新研發路徑。這是長線投入,卻有實際價值的開拓,更是結合中國市場的拓展。在我看來,這是一項從0到1的重構工作,有一種「創業」的興奮感。
這條路大家都認可,卻也經歷了漫長時間進行摸索,才逐漸找到方向。這也是「創業」的精髓所在吧:即使面臨資源有限、自負盈虧等諸多現實問題,也仍然有一顆敢于創新的無畏之心。
(審核編輯: Mar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