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領智尚將服裝從設計、采購、物料管理、工廠排產、生產調度、成品下線、發貨、銷售,整個過程數字化。目前,我們的智能定制是全世界首創,經過兩年的市場探索,滿意度95%,退貨率降至1%!”
近日,龍華區發布“2021年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十大標桿案例”,贏領智尚“女裝大規模定制產業互聯網平臺”項目赫然在列。回顧多年來數字化轉型的艱辛探索,贏領智尚服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靈梅深有感觸,“成功是因為選擇了困難且方向正確的事業!我認為我現在從事的女裝產業數字化生態系統的建設,就是困難且方向正確的事業”。
陳靈梅的所思所感,正是龍華區主政者所思所求。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議題,而工業互聯網是驅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力量,是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贏領智尚將服裝從設計、采購、物料管理到排產、調度、銷售,整個過程數字化。圖為該公司生產現場。
龍華區致力于打造全國領先的“數字經濟先行區”,著力構建“制造為本、雙向賦能、樣板示范、要素聚集”的數字經濟龍華模式,深諳工業互聯網之于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價值。早在2020年,龍華區率先規劃“數字經濟”十大產業鏈,工業互聯網便位列其中。2021年,龍華區出爐《打造全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應用示范高地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向著“特色鮮明、生態體系完備的全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應用示范高地”進發。
本次創新應用標桿案例的發布,正是數字經濟“龍華模式”中“樣板示范”的關鍵落子,亦是打造“全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標桿”進程中的重要部署。“用標桿案例的鮮活經驗展示給大家,什么是數字化,怎么轉,轉了有什么好處,通過案例的示范帶動轄區工業互聯網企業加速發展,以先行者的力量賦能后來者,更好地服務數字經濟的發展”,龍華區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人表示。
率先布局,
搶抓工業互聯網產業風口
當前,數字經濟時代全面開啟,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互聯網正在成為驅動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戰略價值日漸凸顯。
“未來三年是工業互聯網的快速成長期”,2021年2月底,國家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隨即,工信部印發《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了11項重點行動和10大重點工程,著力解決工業互聯網發展中的深層次難點、痛點問題,推動產業數字化,帶動數字產業化。作為龍華區矢志做強的數字經濟十大產業鏈之一,早在多年前,龍華工業互聯網產業便已經提前布局。
2018年9月,龍華區即獲批成為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建設試點單位,肩負起為全省工業互聯網發展提供經驗與示范引領的重任。
2021年8月,龍華區緊跟工業互聯網發展節奏,印發《龍華區打造全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應用示范高地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提出,通過優化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體系,提升制造業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發揮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主導產業應用示范帶動作用,全力培育產業鏈網絡化協同平臺,到2023年底,打造千億級工業互聯網產業鏈群,為全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提供示范引領。
行動計劃提出5大明確目標,即打造全國領先的工業互聯網產業應用示范發展高地、打造三個行業優勢全國領先的產業集群、打造全國先進的平臺融合發展模式;打造國內一流的應用示范體系、探索建設國內領先的安全保障體系。
穩打穩扎,
數字經濟發展“新引擎”功能凸顯
2021年,龍華區752家數字經濟核心企業產值達到4668億元,同比增長26.7%。而其中,工業互聯網產業鏈核心企業169家的產值總和達到687億元。
工業互聯網產業之于龍華數字經濟發展的“引擎”功能已然凸顯,這背后,是龍華區推動工業互聯網產業快速做大做強不遺余力、精心部署。
其一,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支撐體系不斷完善。
龍華區先后出爐《加速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發展》與《支持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兩項重點扶持政策,在設備數字化改造、支持資源池平臺企業、工業互聯網標桿、企業上云上平臺等方向給予企業專項扶持。目前,兩項政策的操作規程已完成意見征求工作,正在加緊完善,近期就將完成出臺。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快馬加鞭。龍華全區新建5G基站1359個,基站總數達7437個,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5倍。由此推動富士康、寶能汽車、華潤三九、錦繡科學園4個工業園區實現5G專網接入,美律電子、新百麗、三一云都等重大項目正在建設中,預計年內實現專網接入;開展涉及多功能智能桿項目27個,合計建設815根多功能智能桿,完成率101.11%,進一步夯實全區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水平。
九龍山數字城未來將打造世界級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和粵港澳大灣區智造中心。圖為數字城場景。
其二,數字賦能服務體系漸趨成型。
2021年8月,龍華區主動對接工信部電子一所,推動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全國首個分中心落戶龍華,立足深圳,將行業資源輻射整個粵港澳大灣區,促進工業互聯網產業繁榮。
作為一家國家級智庫型研究單位,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已經成立60多年。該中心系統所及數字化轉型板塊負責人陶煒坦言,中心以“兩化”融合立身,參與國家大量“兩化融合”政策性文件、標準的制定,在數字轉型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研究經驗及平臺建設、生態建設和推廣經驗。“我們會為合作企業量身定制轉型方案,從根源上探尋轉型的瓶頸,提供包含戰略規劃、行業研究、標準研制、數據資源匯聚、評估診斷、生態構建的綜合性服務,讓企業數字化轉型走的更快更穩”,陶煒表示。
同時,龍華依托工業富聯、華為、樹根互聯三大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蘑菇物聯、匯川技術等18家省生態供給資源池企業以及區內260家軟件企業,工業互聯網服務商產業生態體系初具規模,可為重點行業提供豐富的解決方案,滿足區內制造業企業的差異化數字化服務需求。依托龍華(華為)智能制造和現代服務業創新中心,積極推動區內企業上云上平臺,2021年觸達規上企業500家次,共服務區內企業235家。
其三,數字化診斷評估全面深化。
依托轄區數字賦能平臺,龍華區對全區1640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了“兩化”融合評估全覆蓋,繪制龍華區“兩化”融合數據地圖發展報告,有效樣本率達81.1%,樣本數量占全市總量的36%,評估總量和覆蓋率雙雙位居全市首位。
同時,對區內100家億元以上規模重點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現場診斷,為企業量身定制診斷報告,邀請企業參與報告的評審工作,同步向企業推薦全國范圍內的優秀服務商和成功案例,形成《龍華區2021年重點企業數字化轉型診斷分析報告》。
標桿引領,
助推數字化轉型加速闖關
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議題,而“不想轉、不會轉、不敢轉”更是轉型進程中人所共知的大眾心理。
基于此,2021年5月與11月,工信部先后發布“5G+工業互聯網”20個典型應用場景和十個重點行業實踐案例,以標桿企業的探索,為全國互聯網企業的創新發展“現身說法”。
龍華區亦深諳此理。在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中,即明確,“強化示范引領”,提出:深入推進工業互聯網領域平臺、數據中心、標準、標識解析節點、應用解決方案、智慧工廠、5G及工業互聯網示范園區等應用示范建設,加強聯動,深入挖掘試驗典型和示范標桿,通過宣傳推廣、現場交流等方式,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不斷總結形成一批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努力營造良好發展氛圍。
經過企業現場答辯、專家評審及專家現場核查,龍華區2021年工業互聯網十大創新應用標桿案例出爐,包括:贏領智尚服飾“女裝大規模定制產業互聯網平臺項目”、捷順科技“基于天啟工業互聯平臺的停車產品服務化新模式”、麗榮鞋業“基于‘大數據+AI’的女鞋規模定制柔性智能制造系統”、杰美特公司“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模具生產中心數字化制造解決方案”、坤同智能“面向工業品的智能倉儲數字化解決方案”、國電科技“電力智能終端及通信產品智能制造示范項目”、南方德爾“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EHPS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寶德計算“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智能制造綜合解決方案”、利亞德光電“南方總部智慧工廠工業互聯網應用項目”、華潤三九“觀瀾基地兩化融合(乳膏劑車間)項目”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本次標桿案例的遴選,聚焦工業企業發展面臨的關鍵問題,在重點行業征集并遴選出技術先進、成效顯著、能復制推廣的應用標桿案例。以寶德計算為例,該公司參選的智能制造管理系統,采用AI視覺質檢等技術節省了60%的測試時間,生產效率提高25%,產能大幅提升,每年至少新增1.125億元產值;國電科技智能制造示范項目則采用了柔性化全自動貼片及組裝線,配合多項輔助質檢設備,實現全流程智能化生產,生產良率從項目建設前的98.02%提升至99.66%,每年減少不良品82萬個;贏領智尚女裝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項目集成了產品生命周期管理、3D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和智能服裝生產工藝系統等三大系統,實現個人定制產品七天交付,交貨周期縮短80%,傳統產線生產效率提升20%以上。
2022年,龍華區工業和信息化局還將按照區委區政府部署,在全區重點行業領域打造企業數字化轉型、上云上平臺、工業互聯網三類示范標桿,引導產業數字化轉型加速,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創新,助力龍華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審核編輯: Mar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