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被正式確立為新職業后,虛擬現實技術從業者如何提升職業素養,如何評定從業者專業能力等問題接踵而至……人社部與工信部聯合頒布的《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為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人才培養和評價提供有力保障。
“《標準》的發布,為開展相關從業人員培訓評價提供了基本依據,相關大賽、技能培訓和考核也將陸續開展,將促進人員選聘以及職業發展的規范化。”作為《標準》起草工作的牽頭人,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教授王涌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虛擬現實人才培養體系逐漸完善
談到我國虛擬現實人才教育的規范化,王涌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虛擬現實人才培養體系正在逐漸完善。
王涌天說,2018年9月14日,教育部正式在《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中增設“虛擬現實應用技術”專業,2019年正式施行,共有71所院校獲批開設“虛擬現實應用技術”專業。
2020年2月25日,教育部首次將“虛擬現實技術”納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4所學校獲批招生。2021年,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內的10所高校獲教育部批準增設虛擬現實技術本科專業。目前,已有14所大學本科設置虛擬現實技術專業。
通過查詢教育部全國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備案結果,記者發現2021年開設“虛擬現實應用技術”專業的院校已經增至178所。這意味著,2023年-2024年,首批虛擬現實應用專業畢業生即將上崗,技能培訓和評定體系亟待完善。
“《標準》為虛擬現實從業者補充新知識新技能的繼續教育提供了依據。”王涌天表示,《標準》中職業技能設置是基于虛擬現實工作內容考量的,可以幫助從業者提升技術水平和能力,“例如我們依據企業崗位實際要求將技能歸納為職業基礎技能、應用開發和內容設計三個部分。其中職業基礎技能部分包括搭建硬件系統、部署軟件系統和項目管理等課程;應用開發部分包括開發應用程序、軟件測試、數據交互、用戶界面設計等課程;內容設計部分包括采集數據、制作三維模型、制作材質、圖像處理、場景搭建、特效制作、動畫制作等課程。”王涌天說。
據王涌天介紹,《標準》出臺后,近期還將舉辦全國新職業和數字技術技能大賽虛擬現實工程技術專業賽,通過比賽促進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除了大賽之外,為讓更多的虛擬現實從業者掌握和提升核心技能,我們正在組織編寫技能培訓的規范教材。”王涌天說,待教材通過驗收并出版后,人社部將會認定一批培訓機構和評價機構,虛擬現實技術人才可以到培訓機構接受技能培訓并參加初級、中級、高級職業資格考試,評價機構負責認定培訓是否合格,從業者可獲相應初級、中級、高級職業資格證書。
“像這樣針對虛擬現實技術的職業培訓和考核認定,我國推行得十分及時,的確走在了國際前列。”王涌天表示。
虛擬現實人才爭奪戰已經打響
2021年,隨著Facebook改名Meta,元宇宙概念升溫。“對于‘元宇宙’概念的流行,我們要保持慎重的態度來審視,它是通過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區塊鏈以及人工智能等已有技術的疊加來實現的。”王涌天表示,作為一名技術人員,他更加關注虛擬現實以及增強現實給人們帶來的積極變化,比如增強現實與AI的結合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樂趣。對于“元宇宙”概念走紅讓科技巨頭重視虛擬現實的發展趨勢,他樂見其成。
在元宇宙概念加持下, Meta、微軟、蘋果、騰訊以及字節跳動等全球科技大廠加碼布局VR/AR賽道,打響VR人才爭奪戰。根據國際招聘網站Indeed數據,2021年VR/AR工程師等元宇宙相關崗位薪資上漲約10倍。全球科技巨頭開啟各類VR/AR人才“搶奪戰”, 在Meta 2022年公開招聘中,約25%的崗位與AR/VR軟硬件相關;蘋果為避免同行挖角,通過獎勵股票紅利留住VR/AR人才。騰訊正式入局XR賽道,開啟內部跨部門調崗,選拔內容生態、運營和技術研發相關的VR人才;字節跳動也在高薪聘請VR/AR光學專家、光學工藝工程師、傳感器架構師等人才。
“虛擬現實技術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專業,涉及計算機、光學、電子、控制等信息領域的多個學科。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將虛擬現實做為一個重點研究方向,其它許多大學將虛擬現實專業設在計算機學院。”王涌天表示。這個觀點從科技巨頭招聘崗位的多樣性得到印證,軟件工程師、傳感器專家、光學專家等跨領域的VR/AR人才同樣受到科技巨頭的追捧。
王涌天表示,隨著虛擬現實職業培訓和評定工作不斷完善和成熟,希望未來虛擬現實技術職稱會像大家接受“會計職稱”“工程師職稱”一樣,成為社會熟知的職業資質認定標準,促進人員選聘以及職業發展的規范化。
(審核編輯: Mar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