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精特新作為國家戰略,致力于打造中小企業隱形冠軍
“專精特新”是指具備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優勢的中小企業。 2021 年7 月30 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將“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2021 年12 月17 日,工信部發布的《“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建立“百十萬千”的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引導中小企業走向“專精特新”、“小巨人”、“隱形冠軍”的發展方向。
北交所的設立更進一步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迎來了資本支持新平臺。北交所將行業定位重點放在了中小企業,強調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深化支持,讓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得到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助力。
“專精特新”聚焦高端制造,機械設備企業是主力軍
機械設備企業是專精特新的主力軍,機械行業共有專精特新上市企業共計 91家,占比高達26%,上市公司數量在各板塊中排名第一。從子行業占比來看,其他專用機械、儀器儀表、其他通用機械占比合計62%。機械板塊專精特新上市公司市值普遍較小,盈利能力優異。市值中位數為42 億元,2020 年ROE 中位數11%,毛利率中位數40%,凈利率中位數16%。在區位分布上主要集中于沿海機械制造大省,其中江蘇19 家、廣東13 家、浙江12 家、安徽6家,上海 5 家,排名前五的省份合計占比 60%。
精選機械行業“專精特新”領域五大核心賽道
機械行業涉及的專精特新重點領域眾多,我們根據子行業的市場空間、行業增速及所在公司整體的商業模式情況:精選出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工業氣體、檢測檢驗、消費升級等五大核心賽道。
1)工業機器人:機器換人、應用場景增加、經濟性提升等多重因素驅動,預計到2025 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累計增量市場空間有望超1000 億元。
2)核心零部件:零部件企業面向所有下游客戶,具有需求廣闊、業務可靠性好、商業模式復制性強等特征。看好齒輪、減速器及FA 零部件等領域。
3)工業氣體:中國工業氣體近2000 億元市場,復合增速8%。行業空間大,有望誕生大市值公司。其中特種氣體市場自主品牌占有率僅10%,國產替代趨勢明顯,潛力巨大。
4)檢測檢驗:檢測行業空間大,需求來源廣泛、穩定性強,受宏觀經濟影響較小。預計到2023 年,我國第三方檢測市場規模2800 億元,年CAGR15%。行業龍頭有望通過“內生外延”的方式實現全國擴張,市占率持續提升。
5)消費升級:近年來國內及歐美消費升級趨勢帶動了數碼印花、精釀鮮啤、全地形車、升降桌、電踏車等新興產業的大發展,具備工程師紅利的國產供應鏈企業持續受益,制造業細分領域出現了“從供應全球到滲透國內”特征。企業通過產品升級和轉型運營兩大路徑,可以打開數倍于原市場的成長空間。
精選裝備制造業“專精特新”潛在優秀標的
我們基于已入選名單中機械行業上市公司特點和專精特新“小巨人”培育條件兩大方面,從公司所屬賽道景氣度、公司成長性以及公司盈利能力等維度精選出機械板塊潛在優質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看好優質標的:宏華數科、凱美特氣、樂惠國際、雙環傳動、中兵紅箭、華測檢測、春風動力、綠地諧波、華銳精密、歐科億、弘亞數控、巨星科技、國茂股份、青鳥消防、東睦股份等。
風險提示:基建、地產投資不及預期;海外、國內新冠疫情超預期風險
(審核編輯: 智匯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