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9日 ,順義區人民政府在北京國測國際會議會展中心召開高精尖產業政策及產業資源新聞發布會。會上隆重發布了《順義區智能制造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及配套政策、《順義區招商資源》、《順義區具備供地條件產業用地》等重磅內容。發布會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向社會各界進行同步直播,共1.6萬人線上觀看。清華大學尹浩教授作了智能制造與工業互聯網的主旨演講。北京市相關部門領導,順義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支現偉等區級領導出席。
順義是首都重點平原新城和高端產業基地,高精尖經濟結構日趨夯實,3+4+1產業體系不斷完善。此次系列政策資源發布,將進一步強化全球資源配置,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促進高端產業引領。
作為北京先進制造業大區,順義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加快制造業向數字化、智能化、柔性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將利用三年的時間,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車、第三代半導體、航空航天等主導產業,提出“十百千”和“三個一批”發展目標,即到2022年培育“十”家國際一流的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支持“百”個智能化轉型升級重點項目,發展智能制造“千”億級產業規模;培育一批智能制造工廠、打造一批產業創新中心、建設一批公共服務平臺和人才培訓基地;建設“企業智能化升級”等八大工程,制定了八條配套支持,三年將安排支持資金近6億元,預計帶動社會投資超過100億元。
目前全區已經儲備智能制造重點項目81個,重點產業落地項目118個,后續將以推動重點產業智能轉型、樹立智造標桿、推動公共服務能力提升為重點,實現智能制造產業集群發展,從而促進技術變革和創新升級,推動全區制造業發展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構建面向未來的“順義智造”升級版。
本次發布會,順義區系統發布了各類產業支持政策,覆蓋了從初創型小微企業、中小企業、獨角獸企業、上市企業等多個階段,以及制造業、金融業、商業、文化旅游業等多個領域的企業類型;既有財政資金和投資基金支持,也有人才公租房、子女入學、醫療養老等各項人才政策,為社會各界在順義投資興業提供全方位保障。
產業發展離不開空間資源承載,順義作為全國“雙創”示范基地、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北京自貿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區域招商資源豐富多樣,產業承載力日益增強,其中北京創新產業集群示范區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北京中德國際合作產業園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本次發布會上,順義區重點推出了具備供地條件的產業用地共27宗,建設用地面積約305.77公頃,建筑規模約410.76萬平方米。其中商業金融、多功能地塊15宗,建設用地面積約143.87公頃,建筑規模約245.82萬平方米,主要位于北京自貿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臨空經濟核心區周邊及馬坡新城組團周邊;工業及工業研發用地12宗,建設用地面積約161.9公頃,建筑規模約164.94萬平方米,主要分布于北京創新產業集群示范區及北京中德國際合作產業園區域內。
上述產業用地將重點聚焦“3+4+1”主導產業體系,全力打造產業發展新高地和產城融合新生態。
當前,順義區正積極融入首都發展大局,緊緊圍繞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賦予的功能定位,以及“平原新城看順義”的目標要求,全面提高綜合承載能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