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下午,正值元旦小長假最后一天,一輛自動駕駛車輛仍行駛在武漢經濟開發區開放測試路段上。東風領航項目負責人邊寧介紹,這是東風駕駛領航項目的自動駕駛車輛“東風領航Robotaxi”在“加班”收集行駛數據,進行人工智能算法深度學習訓練。
貫徹落實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武漢經開區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做大做強以智能網聯汽車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邊寧表示,今年東風自動駕駛領航項目將以開發區為核心,輻射到武漢市中心城區和重要的交通樞紐,如機場、高鐵站、高校等,進行規模化示范運營。通過該項目,未來5年武漢智能網聯核心產業規模將達1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1000億元。
■?自動駕駛汽車頭頂3個激光雷達、8個攝像頭?
東風自動駕駛領航項目是由武漢經開區、東風公司共同投資10億元打造的自動駕駛示范運營平臺。據悉,項目所使用的車輛Robotaxi搭載了先進的“5G+北斗”定位、動態規劃決策、“人車路網云”協同技術,實現了車輛云端監控、遠程訂單下發、人車交互等功能,可為乘客提供安全、便利、舒適的良好出行體驗。
近看東風領航Robotaxi,長江日報記者注意到,它的車頂上安裝著3個激光雷達,在激光雷達旁還分布著8個攝像頭。邊寧對記者說,激光雷達和攝像頭對環境感知的互補性比較好,比如攝像頭在強光的照射下看不清晰,激光雷達在起霧、下雨這種天氣下會產生干擾。
“到時候量產就不是這個樣子了,傳感器會全部換成隱藏式的。它的外形會和現在的普通出租車差別不大。”邊寧說,現在行駛在路上的自動駕駛車輛,目前處于示范運行階段。
記者坐上東風領航Robotaxi,整個行駛途中,安全員端坐駕駛室雙手始終平放在膝蓋,沒有觸碰方向盤也沒有觸碰操作系統,但是絲毫不影響車輛平穩行駛。整個試乘過程中,東風領航Robotaxi起步順暢、剎車輕柔,無論是直行、轉彎還是提速,無論是跟車還是超車,都非常平穩。
記者注意到,車上有一個電子屏幕清晰地展現著車輛運行途中的情況。“其實,在技術層面上要形成一個俯視圖是比較困難的,但我們搭載了先進的‘5G+北斗定位’,所以能顯示出150米到200米之內所有交通參與者的情況。”邊寧說。
■?跑得越多越“聰明”,自動駕駛汽車元旦不停休
問及元旦“加班”,邊寧回答:“為了2023年年底能夠達到量產,需要足夠的技術支撐,而收集數據是最基本的,我們絲毫不敢懈怠。”
自動駕駛汽車為什么要“收集數據”?邊寧解釋道:“人工智能基本上是靠數據來訓練的,這種數據實際上是為了人工智能算法深度學習的訓練,提升其智能化程度,加速自動駕駛的技術進步。自動駕駛車輛每次在道路上遇到的不確定因素越多,復雜場景越多,比如突然沖出的行人,突然拐彎的車輛,會讓人工智能算法愈加智能化。目前領航項目的人工智能算法一直在迭代,預計6到8個月會再迭代一次。”
■?東風自動駕駛汽車預計3月重新開放預約
“從2020年2月到現在,目前已經有1萬多市民試乘了我們的東風領航Robotaxi,路試里程超過100萬公里。”邊寧向記者介紹,東風公司聯合南斗六星系統集成有限公司共同開發了“東風領航”APP。
邊寧介紹,在APP上市民可以自主預約試乘,只需要輸入姓名和身份證號即可。2020年8月后,由于防疫暫時關閉了試乘功能,預計在今年3月左右會重新開放。“屆時也歡迎廣大市民朋友能過來試乘。”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