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智能礦山創新實驗室創新成果&計算中心發布儀式在晉城舉行。煤礦“一朵云”、掘進作業序列智能視頻分析、5G智能掘進遠控、智能洗選-選煤參數優化等一系列創新成果為我省煤炭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智能支撐。全國煤炭行業首個科研創新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落成,更是為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插上了AI的翅膀。
2021年2月9日,由山西省人民政府、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晉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山西云時代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的智能礦山創新實驗室揭牌運行。8個多月的時間里,220余人的科研團隊圍繞“煤礦信息網絡”“自動化使能”“智能感知技術”“煤礦大數據”“生態合作”等課題展開集中攻關,“產、學、研、用”緊密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并積極推進落地。
智能礦山創新實驗室此次發布了7項創新應用、3項創新研究階段性成果。以智能洗選-選煤參數優化為例,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優化后的洗選工藝參數,預估可使每千萬噸原煤的收益提升3200萬元,實現從“人控”到“數控”、從“自動”到“智能”的全面升級提速。
作為智能礦山創新實驗室課題研究和創新孵化的必要條件與重要承載,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著力將礦山行業知識和數據進行收集、研究,構建行業知識圖譜,開展創新方案研發和應用試點示范。在晉城金匠園區,從動工開挖地基到主體結構完工,再到具備試運營條件,智能礦山創新實驗室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落成用時不到4個月,再次成為山西速度、山西效率的有力印證。晉能控股與華為等公司強強聯手將著力在全省乃至全國范圍內打造AI科研、AI數字經濟和產業生態的標桿。
晉能控股集團副總經理、晉能控股裝備制造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宣宏斌介紹,在智能礦山創新實驗室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未來將匯聚礦山海量的生產數據,通過每秒2億億次的強大算力進行算法迭代,賦能礦井自動化生產、智能化升級,努力為全國煤炭行業智能化轉型提供‘山西方案’‘晉控模式’。”
該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不僅擁有強大算力,還凸顯極簡、綠色、智能、安全特性。其采用了華為預制模塊化鋼結構疊箱體系建設方式,將模塊化數據中心技術與預制建筑技術相結合,最大化減少現場工作,將建筑垃圾、施工用水分別減少80%,碳排放減少90%。
智能礦山創新實驗室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落成,將大幅加速山西煤礦智能化建設進程。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煤礦軍團董事長鄒志磊表示,華為將與各方緊密合作,聚合生態、賦能產業,加快煤炭行業智能化轉型“山西模式”的全面探索、驗證和打造,為煤炭行業統一標準、統一架構建設貢獻力量。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