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地點:中國·北京
采訪嘉賓:楊亞· 中電科機器人有限公司副總
中電科機器人有限公司副總 楊亞
9月10日,由北京市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協共同主辦,中國電子學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承辦的“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亦莊盛大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出席開幕式并參加啟動儀式。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玉卓,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殷勇主持開幕式。
本屆大會以“共享新成果 共注新動能”為主題,圍繞機器人研究、應用領域及智能社會創新發展開展高水平交流活動。論壇舉辦期間,智匯工業記者有幸采訪到中電科機器人有限公司副總楊亞先生,共同探討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優勢及瓶頸,為機器人產業未來發展提供借鑒思路,為智能制造創新發展做出有益貢獻。
一、聚焦智能制造產業 布局機器人賽道
依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中電科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科”)于2019年5月正式成立。圍繞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結合國有資本金項目、上海市特種機器人創新中心建設項目、中電科特種機器人重點是實驗室建設等,,持續加大對智能裝備產業技術、資金投入,中電科先后在機器人電動關節、輕量型多關節機器人、外骨骼助力機器人、四足機器人等智能裝備核心部件及工業機器人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其研發成果在3C行業自動化生產線、行走助力、負重、航空航天設備、運輸等項目中得到成功應用。
在 “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中電科攜帶新一代“六軸機械臂”亮相。楊亞先生表示:“這款機械臂最大一個特點,從電動關節到驅動設計、甚至整個基于Unix系統的六軸控制系統都是我們自主研發的。它代表了技術貫穿,打通了從底層到上層的技術過程。”
自成立起,中電科就有清晰的戰略定位,把主要精力聚焦在協作機械臂、四足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三個方向,根據每個階段的目標路徑向前發展。
二、發揮自身優勢,正視發展現狀
目前國內機器人行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無論在工業還是日常生活當中,機器人應用越來越普遍。受疫情影響,以機器換人的比例逐漸變高。楊亞表示:“我國機器人行業的發展速度慢慢地在向國際最先進水準追平,有些甚至在趕超。”
但是,我國機器人行業發展與歐美包括日本等國家相比仍存在短板。在最關鍵的基礎領域元器件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發展差距。硬件方面如控制器、控制器用的芯片方面,軟件方面如設計軟件領域在國際上的比重還不高。
面對機器人行業發展的不足,中電科有其自身的應對方法。楊亞表示:“中電科在機器人制造方面最大的優勢,即未來的底層技術,中電科的技術、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性、自給自足的可能性比較強,不會受到外界干擾。”
三、積極合作創新,擴大機器人合作朋友圈
創新是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靈魂。楊亞認為:“術業有專攻,每個公司定位不同、分工不同,并無對錯,大家應該站在自己的賽道上,努力往前走。這對整個國家機器人發展有很大推動作用。”
在工業應用領域,中電科在場館內部放置了一臺缺陷檢測智能工作站,該工作站在芯片行業已經得到應用。楊亞先生第一次以供應商身份參加“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他認為:“通過展覽能夠擴大機器人朋友圈的大舞臺,在多家企業同臺共展的過程中認識更多上下游的客戶,為將來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與合作關系的拓展建立基礎。”
對中電科而言,看似產業布局整個鏈條,但實際上也需要與上、下游企業之間展開合作。例如在研制機械臂或者其他機器人的過程中,中電科既會使用自己的,也會使用同行研制的關節組件。通過同行之間的共同努力,促進機器人行業健康發展。
既要自主創新,也需要開放合作,這是中國創新企業在發展中都會面臨的話題。楊亞表示:“自主創新和開放合作二者并不矛盾,任何一種創新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往前走。創新也是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優化和改革的過程,從而達到減少成本,產生經濟效益的目的。”
四、勇擔國家使命,推動機器人領域新發展
一個科研單位類似于一支國家隊,中電科就相當于是由國家隊成立的一家企業。
作為“國家隊”,中電科有自己的使命:不是利益最大化,而是搞好基礎性研究。楊亞向記者介紹道:“在展臺上展示的多形式電動關節,現在可以做到百分之百國產化,包括芯片、元器件,我們都可以做到。它的經濟效益不一定會好,但是我們還是要做,因為使命在這里。”
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智能制造、機器人被明確納入十四五規劃和遠景目標,充分說明了國家的重視。
在利好國家政策下,“研發人員和企業都要沉下心,一環一環把難點全部攻克,把機器人應用到我們的生產生活,甚至一些特殊領域中來,這樣這個產業鏈就可以慢慢完整起來。”楊亞向記者談到。
我們正加速邁進智能時代,機器人深刻改變著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全面展示了機器人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為構建開放包容、互學互鑒的全球機器人生態體系貢獻了力量。本屆展會有利于培育機器人創新應用的廣闊市場,促進技術創新加速和迭代升級,賦能傳統產業,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構建機器人創新應用高地。
(審核編輯: KEEP)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