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相關專家在發布會上表示,從報告可以看到,數字經濟正蓬勃發展,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基本形成。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主任曾宇表示,一是網民規模突破十億,為數字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二是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基本形成,有效助力產業數字化水平提升。2021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綜合性+特色性+專業性”的平臺體系基本形成,具有一定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100家,連接設備數超過7000萬臺(套),工業APP超過59萬個。三是互聯網新應用加速普及,拓展社會生產生活新空間。
CNNIC副主任張曉指出,數字產業化蓬勃發展,呈現出強勁加速勢頭。上半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業務及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以上互聯網及相關服務企業業務收入同比增長均超過20%,保持高速發展動能。其次是產業數字化如火如荼,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零售領域,網絡零售成為消費的新引擎,上半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3.7%;在服務領域,移動支付打通餐飲、外賣、旅游等多個線上線下服務場景;在工業制造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基本形成,智慧工廠、無人機巡檢等產業數字化應用場景不斷推陳出新。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稱,產業數字化對數字經濟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凸顯,農業、工業、服務業三大產業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在農業方面,無人拖拉機、無人拋秧機、“5G+智能大棚”等智能設備推動農業生產養殖過程的精準感知和智能決策,助力農業發展從信息化走向標準化和智能化。在工業方面,截至2021年6月,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53.7%和73.7%,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準備度持續提升;協同研發設計、遠程設備操控、柔性生產制造、無人機巡檢等“5G+工業互聯網”數字化應用場景加速拓展。在服務業方面,從餐飲、旅游到辦公、教育、醫療等各類傳統服務市場因數字化賦能實現了線上線下共融,進一步帶動服務業繁榮發展。同時,智慧供應鏈系統不斷優化企業基礎運營,大數據與機器學習助力企業實現數字化驅動管理,大數據平臺指導企業完善運營規則和策略,為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機遇。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也表示,工業互聯網成為行業創新發展突出亮點。高質量外網覆蓋全國300多個地級行政區,部分省份已實現工業互聯網外網所有地市全覆蓋以及工業園區廣覆蓋?!?G+工業互聯網”建設進程明顯加快,累計在建項目超過1500個?!?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水平不斷提升,覆蓋20余個國民經濟重要行業,在電子設備制造、采礦、鋼鐵、港口、電力五大重點行業,形成遠程設備操控、設備協同作業、現場輔助裝配等十大應用場景。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