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軟件是指在工業領域里應用的軟件,包括系統、應用、中間件、嵌入式等。工業軟件是工業知識的結晶,更是制造強國的“國之重器”。中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強工業軟件研發應用。十四五時期,我國將補齊國產工業軟件的短板,工業軟件行業迎來發展新機遇。
一、工業軟件發展現狀
1、工業軟件產業鏈完善
工業軟件上游主要是為工業軟件產品制造提供基礎服務的軟硬件;中游大體上分為兩個類型,即嵌入式軟件和非嵌入式軟件;下游應用方面,工業軟件可以廣泛應用于工業制造的多個領域和各個要素與環節之中,包括汽車、能源、電子、機械裝備、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
我國工業軟件行業產業鏈圖譜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政策支持工業軟件行業發展
我國工業軟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政府對工業軟件的重視程度也逐漸提高。近五年以來,國家戰略全面推進智能制造,相關政策密集出臺。2016年12月,工信部發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文件指明,未來將圍繞制造業關鍵環節,重點支持高端工業軟件、新型工業APP等研發和應用;2020年8月,國務院發布《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將工業軟件納入重點支持的范疇。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工業軟件行業市場空間廣闊
近年我國工業軟件市場保持高速發展。截至2020年度,我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已達到1974億元,同比增長14.8%,近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5.6%,市場規模增速遠高于國際平均水平。2021年上半年工業數字化轉型加速及軟件自主可控進程加快,推動工業軟件產品收入完成1107億元,同比增長20.0%,增速較一季度回落0.9個百分點。
國內工業軟件行業未來市場空間廣闊。一方面,相關利好政策在宏觀政策方面為工業軟件行業的發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市場基礎;另一方面,整個工業制造行業標準化、規?;母哔|量發展需求,為工業軟件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內在動力。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
數據來源:工信部、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嵌入式軟件市場份額最大
工業軟件行業定義及分類指出,工業軟件大體上分為兩個類型:嵌入式軟件和非嵌入式軟件。嵌入式軟件就是嵌入在硬件中的操作系統和開發工具軟件,它在產業中的關聯關系體現為:芯片設計制造→嵌入式系統軟件→嵌入式電子設備開發、制造。嵌入式軟件市場份額最大,占比超50%。
非嵌入式軟件是指用于執行獨立功能的專用計算機系統。非嵌入式系統以應用為中心,以微電子技術、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為基礎,強調硬件軟件的協同性與整合性,軟件與硬件可剪裁,以此滿足系統對功能、成本、體積和功耗等要求。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十四五”時期工業軟件產業發展目標
今年4月,工信部就《“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該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智能制造裝備和工業軟件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國內市場滿足率分別超過70%和50%。主營業務收入超50億元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達到10家以上。
該征求意見稿要求合力發展工業軟件產品。支持軟件企業、裝備制造商、用戶、科研院所強化協同,聯合開發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和制造全過程各環節的核心軟件,研發嵌入式工業軟件及集成開發環境,研制面向細分行業的集成化工業軟件平臺。推動工業知識軟件化和架構開源化,加快推進工業軟件云化部署。依托重大項目和骨干企業,開展安全可控工業軟件應用示范。
征求意見稿還專門設置了“工業軟件突破提升行動”專欄,列出了研發設計類軟件、生產制造類軟件、經營管理類軟件等6類需突破的軟件。明確到2025年,突破一批研發設計軟件,開發一批行業專用軟件,控制執行、生產制造和經營管理等軟件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升,研發一批達到國際同類水平的新型軟件。
三、各省市“十四五”時期工業軟件產業發展思路分析
工業軟件對于制造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包括編程、數據建立分析、設備驅動、程序更改、傳感器應用等都要依賴軟件技術,但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的重要工業軟件仍嚴重依賴國外。為推動工業軟件產業發展,中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強通用處理器、云計算系統和軟件核心技術一體化研發,加強工業軟件研發應用。“十四五”時期,國家將大力發展國產工業軟件,打造自主可控工業軟件體系。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