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以“探究未知,引領未來”為主題的2021雁棲湖科學儀器和傳感器論壇(SISF 2021)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順利召開。現場媒體記者采訪了多場低溫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負責人叢君狀博士。就國內科學儀器和傳感器技術發展,探討高精尖產業市場化解決方案,實現科學儀器和傳感器產業向高端轉型,叢君狀博士做出了專業解答。
專注技術前沿,打造高端方案
作為一家專注科學儀器研發與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多場低溫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叢君狀博士在中科院物理所畢業后即投身于高精密科學儀器領域。目前公司擁有高端技術人才15人,其中全職博士8人。叢君狀博士表示:“公司主要為科研領域的用戶提供極端環境下亞納米空間應用控制的解決方案,服務對象遍布全國,基本覆蓋所有的985、211高校。
擁有完善的針對低溫物性測量解決方案,產品涵蓋(1)經典物性測量,例如介電/鐵電測量 、磁電耦合系數測量 、熱輸運測量 、熱電系數測量 、FMR ;(2)共聚焦光學顯微和(3)掃描探針顯微等低溫物性表征手段。叢君狀博士 表示:多場低溫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在科研儀器領域方面提供的技術從測量硬件到控制器、再到算法都由自己來做。其中極端環境下亞納米空間分辨的操控技術,國內很多需要做到原子分辨的儀器,都采用了多場低溫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解決方案。
擁抱利好政策,實現領域轉型
2021年3月多場低溫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由北京市朝陽區遷至懷柔。叢君狀博士表示:“真正吸引的是懷柔儀器公司幫助實現與工業領域、半導體和生物醫療領域的對接需求,讓我們看到科研儀器技術在高精密制造領域應用的希望。”
懷柔科學城是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三城一區”的主平臺之一,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聯合批復的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是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重要支撐。“這是我們從一家‘小而美’的科研儀器公司轉型為在工業領域具備一定影響力的高新技術公司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叢君狀博士如是說。
相較于美國硅谷、日本筑波等世界知名科學城,懷柔科學城雖然最年輕,卻有著最大的夢想——到2050年,中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的時候,懷柔科學城將成為世界一流科學城。按照目前的定位,懷柔科學城建成后,將面向全球開放,推動國際科研合作,實現內涵式發展。
提升技術化水平,滿足市場化需求
“專、精、特”是科學儀器和傳感器發展的特征之一。國內巨大的市場需求倒逼企業加速科學儀器和傳感器領域的核心技術研究,以技術引領和產業集聚模式促進國內傳感器產業發展。叢君狀博士表示:他現在主要關心的兩個事情,一是他們在科學儀器上的技術,能夠在工業、醫療、半導體領域下的哪些應用場景實現;二是科研儀器本身的最新動態。
多種高精尖產業在懷柔集聚,生產和研發也將在懷柔實現結合。隨著物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支撐物聯網技術的科學儀器和傳感器技術亦會得到長足發展。我國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傳感器領域已經積累了很多創新技術,也有待于將科研成果與工業領域密切結合,推動傳感器技術的發展。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