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車展前夕,華為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一炮而紅,搭載華為自動駕駛系統ADS的北汽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車型在實際路測中表現出了令人驚嘆的自動駕駛能力,隨后在資本市場,整個自動駕駛版塊迎來了一波高漲。
但需要指出的是,雖然華為自動駕駛方案獲得了廣泛認可,但一些汽車廠商對采用這套方案仍然有顧慮,其中就包括上汽。
7月1日消息,據證券時報報道,在上汽集團股東大會上,有投資者提問道,上汽是否會考慮在自動駕駛方面與華為等第三方公司合作。對此,上汽董事長陳虹表示,與華為這樣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動駕駛,上汽是不能接受的。
上汽董事長之所以不能接受華為的自動駕駛方案并不是因為該方案太過落后,而是擔心核心零部件太過依賴供應商可能會產生較大的風險,上汽希望在核心零部件供應上掌握更多的話語權。
陳虹提到,“這就好比一家公司為我們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如此一來,它就成了靈魂,而上汽就成了軀體。對于這樣的結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從陳虹的這段發言來看,他可能擔憂上汽與華為的合作中,上汽淪為華為的代工廠。但其實在核心零部件上,大部分新能源汽車廠商都比較依賴供應商,比如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之一的電池大多都會采用向第三方采購的形式,而非自研。因此,不少網友對于陳虹的該言論并不認可。
實際上,在高新技術產業,分工合作早已經是主流趨勢,畢竟術業有專攻。在保證產業鏈等供貨環境穩定、安全的情況下,集各家之所長更有利于產品性能的進步。
(審核編輯: 海藍之心)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