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1年5月20日——今天,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中國區負責人龐邢健在施耐德電氣2021綠色智能制造峰會上,分享了如何以軟硬件協同發展,賦能中國工業應對數字化、碳中和挑戰的洞見。
隨著碳中和、碳達峰目標的臨近,企業如何在降本增效的同時減碳提質、化挑戰為機遇,實現高效與可持續發展成為關注點。在整個工業的領域,用戶對專業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面對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企業遇到的痛點,如何在具體的工業應用場景上幫助用戶打造更加專業的能力?只有諸如施耐德電氣EcoStruxure物聯網架構與AVEVA劍維軟件的這種軟件與硬件平臺無縫融合,才能真正地賦能客戶。
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推進,企業信息化程度不斷提升,但“萬國”設備導致的產品、系統間的“信息孤島”等弊端愈加顯露。對此龐邢健認為,目前的自動化應用很難跨平臺運行,只有通過解耦硬件和軟件,終端用戶才能得以使用兼容的、各領域最優的技術構建生產設施,而無需考慮供應商間的設備和協議壁壘,“施耐德電氣呼吁業界廣泛采用IEC-61499國際標準來實現開放自動化,讓終端用戶擺脫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以提高工業企業的效率、韌性、生產力、靈活性和可持續性。”龐邢健說道,“開放自動化將大大提高企業的靈活性,以應對市場的快速變化。”
作為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不僅在能源管理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硬件、系統解決方案上引領行業發展,在軟件領域也早在20多年前就開始了布局。對此,龐邢健介紹道,“從早期SCADA、Wonderware到EcoStruxure平臺的推出;從2017年對AVEVA劍維軟件的反向收購到2020年對eTAP、RIB 軟件、ProLeit等專業領域軟件企業的并購。施耐德電氣正持續不斷地加強在細分行業中的軟件與解決方案能力,為客戶賦能。”
龐邢健認為,軟件定義自動化是工業領域的必由之路。隨著開放自動化平臺版本的不斷地迭代和演進,未來用戶會在軟件定義制造上面獲得越來越多的收益。對于未來工業來講,軟硬兼施必不可少,軟件定義自動化,軟件定義制造,軟件定義未來工業。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