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國家發改委、交通部印發了《推進“互聯網+”便捷交通促進智能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方案明確,到2018年要基本實現公眾可“通過移動互聯網終端及時獲取交通動態信息”,享受導航、票務和支付等“一站式”服務,同時還力推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ETC)系統、旅客聯程聯運和貨物多式聯運,以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等技術應用,并列示了27個重點示范項目。作為我國交通運輸領域的主力軍,公交客運行業也在新的政策與形勢下摩拳擦掌,尋覓著屬于自己的轉型發展機遇。
打造大數據時代下的服務與共享
方案原文提到,打造“暢行中國”信息服務,加強政企合作,支持互聯網企業和交通運輸企業完善各類交通信息平臺,形成涵蓋運輸、停車、租賃、修理、救援、衍生服務等領域的綜合出行信息服務平臺,實現全程、實時、多樣化的信息查詢、發布與反饋。依托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臺,實現交通等重要領域公共數據資源合理適度向社會開放,形成跨部門數據資源共享共用格局。
這意味著信息、大數據將對一向硬件為王的交通運輸領域開始進行重塑,互聯網將與公共交通深度融合。傳統的車企的優勢在于硬件與產品制造,而互聯網企業的的優勢在于營銷和對用戶習慣深入的洞見,二者相輔相成、優勢互補而成的新興商業模式在當下的市場格局下孕育著無窮商機。
現在的滴滴和優步等為什么能夠改變人們傳統的出行方式?正因為他們掌握了一手的用戶出行數據,這些數據不僅是地理數據、車輛數據、交通設施數據,更包括用戶的出行習慣數據。而這種大數據的服務和共享將成為未來交通出行的重要市場機遇,其價值不言而喻。
正如滴滴和優步輕易就打破了出租車市場的規則一樣,在公交客運領域,以互聯網為平臺的“定制巴士”也給傳統公交的運營格局帶來了猛烈的沖擊。由于到站時間誤差大、站點規劃不合理、乘坐舒適性欠佳等問題,傳統公交已無法滿足市民便捷出行的需求。滴滴巴士、嘀一巴士、小豬巴士乃至政府牽頭的官方定制公交,多家互聯網巴士在全國各地接連涌現,它們利用互聯網對信息高效的匹配能力,用準時發車、一人一座、一站直達等方式聚集人氣。
定制公交、定制巴士是用互聯網平臺作為黏合劑來實現人們對巴士的共享?;ヂ摼W企業正試圖用開放、平等、互動、合作的用戶思維創造新的出行體驗。與人們更為熟悉的順風車、嘀嗒拼車等小客車拼車服務相比,互聯網巴士的拼車費用更低廉。快捷、方便、舒適的乘車環境以及具有誘惑力的價格使互聯網巴士越來越多地被上班族接受與認可,這也是大數據時代下公共交通服務與共享的具象體現。
城市需要高效的交通運輸系統來推動經濟的發展和繁榮、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如何有效降低私人交通工具特別是小汽車的出行需求,進一步提高公共交通的出行吸引力,一直是政府在交通規劃領域思索的熱點問題,互聯網定制巴士則為這個問題提供了有效的解決途徑。
2015年9月,滴滴快的宣布與國內客車龍頭企業宇通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新能源巴士、互聯網+公交、汽車金融、維保增值服務以及二手巴士處置回購等領域展開合作。至此,滴滴巴士在北京和深圳已經開通超過500條線路,達到1000個班次。
對此,宇通方面表示:此次合作將成為“互聯網+客車企業”行業的新標桿,為宇通客車在提升自身傳統產業方面的資源優勢注入了新動力。與滴滴快的的戰略合作是宇通優勢資源在實現“互聯網+”面的重要舉措,不僅推動宇通客車在新能源巴士、車聯網無人駕駛等客車智能化方面的發展,還大大提升了宇通客車在產業方面的資源優勢。宇通相信,互聯網巴士能夠為傳統客車運營企業帶來更多的商業機遇,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
企業實現雙贏,用戶得到便利,顯而易見,基于互聯網模下的合作不論對傳統車企、互聯網企業還是終端用戶而言都是利好消息,國內客車龍頭企業的積極試水也將進一步助力互聯網巴士生態圈良性擴張。
構建軟、硬件結合的智能化領域
方案原文提到,全面提升鐵路調度指揮和運輸管理智能化水平。推進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智慧公路建設,增強道路網運行控制管理能力。方案強調,要著重對現有海陸空的軟硬件系統進行智能升級,這勢必將帶動軟硬件設備行業大發展,如智能汽車、超級芯片、高度敏感傳感器、數字地圖、精確定位導航、大調度系統以及網絡平臺等,其產業鏈也將向“元器件-終端-系統平臺”全產業鏈發展。這意味著“智能化升級”成為當下乃至未來一段時間的行業發展熱點。
“智能化”對于我們來說早已不陌生,大、中城市智能手機的廣泛普及已成為智能化領域的一個重要接口,這一接口帶來的是整個市場和行業的顛覆。而下一個智能化的接口現在已經漸漸明晰,即交通工具,尤其是汽車領域,當其智能化達到一定程度,接入到互聯網,其顛覆性足以改變廣大城市居民的出行生活。
以公交客運領域為例,近年來,國內客車企業推出的種種車載管理系統、智能化運行系統等正是互聯網與公交客運相結合的產物??梢哉f,在“互聯網+“提出以前,作為提升行業管理水平的一種工具和手段,車載管理系統已在客車行業推廣和應用。
以宇通為例,搭載宇通“睿控”系統的車輛相比傳統車輛可節省燃料30%以上,PM排放值降低90%以上?!邦?亍笔怯砂l動機啟停、驅動管理、全車CAN控制、遠程技術支持等組成的智能四化,以及驅動、轉向、冷卻、制動等構成的電動四化智能集成的技術系統。這一技術的基礎源于宇通來對節能和新能源客車技術的摸索和市場實踐,以及對車聯網技術的融合創新。
這僅僅是車聯網在客車應用的幾個案例。
實際上,車聯網應用范圍十分廣泛,車內網方面,新能源車輛的電機、電池、電控等實時工況信息,通過CAN總線與行車記錄儀相連,實現各電器部件之間控制信號及狀態信息在整車CAN網絡上的傳遞,實現車載電器的控制、狀態監控以及故障診斷等功能;車外網方面,利用無線通信技術把行車記錄儀與外部數據收集、處理的后臺服務器連接起來,實現對車輛的智能監控管理。
盤點以上種種,不管從政府還是企業的表現來看,我國當下對于“智能交通”的重視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政企聯合打造智能化、網聯化的出行服務體系的決心也是史無前例的,“智能交通”或將改變整個交通生態,或成為繼移動互聯網之后又一顛覆性的產業集群。
近年來,互聯網出行領域也已投入了大量資本進行市場教育,以汽車產業為代表的傳統行業的從業者們也逐漸意識到“互聯網+”的重要性??梢哉f,目前的“智能交通”市場依舊是一片廣袤藍海,其發展前景值得我們一起拭目。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