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自動駕駛受到廣泛關注和熱議。人們認為,自動駕駛是汽車行業發展的未來趨勢,自動駕駛汽車的商用發展,能夠有效解決交通擁堵、交通事故等問題,同時還能緩解用人壓力,提升行業效率。基于此,不少國家與企業都在加速對自動駕駛的商用布局。
其中,一部分選擇了自動駕駛乘用車發展,還有一部分則將目光看向了貨運卡車領域。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漸漸發現,自動駕駛在貨運卡車領域似乎擁有更快速和更深入的發展。例如今年以來,專注于貨運自動駕駛的圖森未來,就率先成為了“行業第一股”。
同時,國內原本只致力于自動駕駛乘用車發展的小馬智行,近日也開設了“小馬智卡”品牌,并且成功獲得貨運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開啟商業化運營。此外在技術上,卡車領域的發展如今也早于乘用車達到L4級別,這一切都彰顯出了自動駕駛卡車的發展之快。
那么,緣何自動駕駛在卡車貨運領域發展能如此之快呢?智能制造網認為,主要源于三大因素的影響:
其一是需求。不管是在礦場、工廠等封閉區域,還是在支干線等開放道路,卡車都擁有巨大需求。但近年來,由于人口紅利的衰減,人力成本的上升,貨運司機已爆發出巨大缺口。相關數據顯示,2026年這一缺口將達近20萬人,這使得行業加速了向自動駕駛的求助。
其二是事故。貨運卡車經常引發車禍事故,據統計,近些年我國每年平均發生卡車責任道路交通事故達5萬起以上,導致2萬多人死亡,4萬多人受傷,占據汽車責任事故總量的近30%以上。基于此,為減少貨運卡車交通事故,保障司機們的安全,自動駕駛被加速引入。
其三是限制。我們知道,自動駕駛商用落地的限制很多,但貨運卡車由于環境固定、簡單,一般以礦場、工廠、港口等封閉區域為主,少數支干線運輸道路也基本是高速公路,因此所受到的限制和影響不多。再加上寬松的技術條件和大量資本支持,發展得以取得飛速。
不過,雖然在這三方面因素推動下自動駕駛卡車貨運的發展非常之快,但并不意味著推進就毫無障礙。實際上,自動駕駛卡車在技術、政策、成本等方面的限制并不少。尤其是對于用于支干線物流運輸的自動駕駛卡車來說,還需要專門配套設施,前進路上阻礙也不少。
更重要的是,自動駕駛卡車的一大初衷是解決貨車司機不足問題,但隨著商用進程的不斷加快,其卻對現有貨車司機造成崗位沖擊,這無疑也帶來眾多限制和爭議。在此背景下,我們在推動自動駕駛卡車快速狂飆的同時,也需關注現實阻礙和相關問題,做到趨利避害。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