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今日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局長焦雅輝就互聯網醫療等相關情況做了介紹。
據焦雅輝介紹,三年來,中國共設置審批互聯網醫院1100余家,初步形成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醫療服務模式。從目前的統計情況看,全國三級醫院開展預約診療的比例超50%,7700多家二級以上的醫院建立了預約診療制度,其中能做到分時段精準預約診療的超過80%。而在遠程醫療方面,目前已覆蓋了全國近90%的縣區,覆蓋了全國100%的貧困縣。
不過,她表示,互聯網醫療是一把雙刃劍,人民群眾享受到便利的同時也蘊藏著一些風險,一是資質,二是質量,不允許辦虛擬的互聯網醫院,一定要以實體的醫療機構為依托。
與此同時,國家衛健委要求各地在審批互聯網醫院之前一定要先建立省一級的互聯網醫院醫療服務的監管平臺,要求在衛健委的數據庫可以查詢到在互聯網醫療監管平臺上的機構和人員資質。要求在互聯網上提供服務的人員經過電子認證,并且整個醫療服務要進行全程留痕和可追溯,有條件的也要求提供人臉識別的服務進行相應的資質認證。
目前,全國已有30個省市都建立起了互聯網醫療監管平臺,有的是事前事中事后都在這個平臺上進行監管,也有的把開出去的每一張處方都要上傳到互聯網監管平臺,對于用藥處方行為進行相應的監管。焦雅輝指出在這一塊,各地也都在積極地探索有效的監管方式。目前國家衛健委也正在研究,準備下一步出臺關于互聯網醫療服務的規范。
在推行互聯網醫療服務的同時,國家衛健委也關注到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焦雅輝表示,要保留部分傳統方式,如預留部分現場掛號號源,增加醫院的志愿服務、導醫服務等,讓老年患者享受到互聯網醫療的便利。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