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上海國際車展前夕,華為以 “專新致智” 為主題,舉辦HI新品發布會,重磅發布了包括4D成像雷達、AR-HUD、MDC810在內的新一代智能化部件和解決方案。旨在幫助車企造好智能汽車,促進中國汽車產業技術跨越式升級,在新能源、智能化、智能駕駛等前瞻領域加速領先與超越。
去年10月底,華為發布了HI品牌,作為智能汽車增量部件供應商,華為以Huawei Inside創新模式與車企深度合作,打造精品智能汽車,包括1個全新的智能汽車數字化架構和5大智能系統,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網聯和智能車云服務,以及30多個智能化部件。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表示:“Huawei Inside創新模式是為了充分發揮華為的新技術優勢與車企的整體功能優勢,為消費者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帶來美好的出行體驗。智能汽車的變革正在快速到來,華為將用持續的創新點亮智能汽車的未來!”
智能座艙體驗升級
華為智能座艙解決方案聚焦于計算平臺、HarmonyOS車機操作系統及核心服務、顯示平臺和軟硬件生態,通過開放、使能,幫助車企、一級供應商和應用伙伴開發滿足用戶需求和體驗的服務與功能。同時通過黑科技的使用,不斷提升用戶體驗。比如具備獨立NPU,能做端側復雜處理的麒麟車機模組;能夠還原色彩本色,體驗絲滑觸控的車載智慧屏,讓用戶時刻體驗最新科技帶來的乘駕樂趣;體積更小、視野更大、高清顯示的AR-HUD。
基光技術領域的長期積累及AR引擎等黑科技,華為打造了小身材、高性能的AR-HUD。它體積只有10L,會根據用戶眼睛位置調整投影區域,因此普通風擋即可使用;可視角達到13°x 5°,能夠展現更多內容;同時,它能夠在7.5米的距離上具備70寸大小的畫幅,擁有高清畫質,讓用戶體驗到AR-HUD帶來的沉浸式視覺體驗和駕駛安全輔助。
高分辨4D成像雷達,使能高階自動駕駛
華為高分辨4D成像雷達采用12T24R大天線陣列(12個發射通道,24接收通道),比常規毫米波雷達3T4R的天線配置,整整提升了24倍,比業界典型成像雷達多50%接收通道,這是當前可量產的最大陣列成像雷達。
4D成像雷達在繼承傳統毫米波雷達極佳測距測速能力,不受光線和雨雪天氣影響,以及非視距被遮擋目標的獨特探測能力優勢的同時,大幅提升分辨率,目標檢測的置信度和檢測范圍,同時進化出像激光雷達一樣的4D高密度點云,可帶來豐富的感知增強應用,比如環境刻畫,構圖,定位等,也可通過多雷達的點云級融合,更好實現車周的360°檢測,從而滿足全目標,全覆蓋,多工況,全天候的感知要求。
4D成像雷達將成為下一個必備武器,和高線數激光雷達、高清攝像頭一起,使能高階自動駕駛。
最大算力智能駕駛計算平臺華為MDC 810
當前,智能駕駛產業節奏加快,到了量產沖刺階段。華為MDC堅持平臺化標準化理念,通過持續資源投入與研發創新,突破硬件工程、軟件工程及安全工程等量產難題。華為MDC,為業界打造最強的專業智能駕駛計算平臺,加速智能駕駛汽車量產落地。
本次發布的MDC 810,是業界目前最大算力的智能駕駛計算平臺,稠密算力高達400 TOPS,達到ASIL D功能安全要求,搭載智能駕駛平臺軟件MDC Core(含智能駕駛操作系統AOS、VOS),配套完善工具鏈,可滿足擁堵跟車(TJP)、高速巡航(HWP)、自動泊車(AVP)等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場景所需。
作為智能駕駛產業的重要參與者與推動者,華為MDC一直秉承“平臺化標準化”的開放發展戰略,積極與產業界的傳感器、執行器、應用算法等生態合作伙伴深入合作,打造傳感器生態圈、執行器生態圈以及智能駕駛軟件應用生態圈。華為MDC通過開放的計算平臺,聚眾智成合力,攜手伙伴一起加速智能駕駛產業生態的構建,邁入智能駕駛量產新階段。
基于“華為八爪魚”構建自動駕駛開放平臺
“華為八爪魚”自動駕駛開放平臺,基于自動駕駛最核心的硬件:數據、高精地圖、算法,構建一套數據驅動閉環的開放平臺,旨在通過車云協同的能力封裝、業內領先的標注能力,升級的虛擬仿真,安全合規的一站式云服務,協助車企零基礎構建自動駕駛開發能力,降低開發門檻,提升開發效率。
上云是自動駕駛從開發到商用的必由之路。要確保車輛在各個地區都能就近接入云端,并輕松解決商用化面臨的覆蓋、安全、彈性擴展的問題。隨著數據量的增大,開發者將不再為了機房專線,升級擴容傷腦筋,精力都放在核心算法開發上。
高精地圖是自動駕駛中的重要元素,華為正式對外發布最新的高精地圖云服務能力及路標。華為已經擁有導航電子地圖制作甲級測繪資質,及完整的高精地圖采集和制圖能力。
打造智能化、集成化熱管理系統TMS
華為TMS通過一體化設計的極簡架構、部件和控制集成等創新技術,可以在滿足舒適性前提下將熱泵工作溫度由業界的-10℃降低至-18℃,從而將新能源車續航提升20%,同時通過個性化應用提升用戶體驗,助力車企打造能效最優、體驗最優的熱系統。
在汽車電動化的浪潮,汽車熱管理系統變得愈來愈重要。當前,大多數新能源車熱系統采用能效較低的PTC制熱方案,在冬季低溫情況下續航里程會降低30%~40%。因此,更加高效節能的熱泵系統(能效比為PTC的2倍以上)已經成為下一代熱管理技術方向。根據相關機構預測,2020年至2025年期間,熱泵滲透率將會增長三倍以上。傳統熱泵方案系統復雜、管路眾多,環境適應性差(在-10℃以下無法使用),智能化程度低(標定等工作依靠人工),嚴重影響了熱泵系統的效率和應用。華為歷經四年時間研究與開發,推出了業界集成度最高的智能汽車熱管理解決方案。華為TMS通過一體化設計、部件和控制兩個集成,可以實現環境適應性、標定效率、用戶體驗三大提升。
華為首次官宣進入智能汽車部件領域是在上一屆(2019年)上海國際車展上,過去兩年里,華為與全球的主流車企建立了廣泛的合作,今年將有多款使用了華為智能化部件的旗艦車型上市,正式開啟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規模商用新征程。華為稱,智能汽車部件業務是華為的長期戰略機會點,將持續加大投資,尤其是自動駕駛軟件的投入,打造體驗最好的自動駕駛系統。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