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母細胞瘤是一種幼兒時期常見的惡性腫瘤,其常常發生在隱匿部位,并且沒有特殊的臨床表現,所以早期診斷極為困難。另外,神經母細胞瘤惡性程度非常高,患者生存率很低,3年僅為30%左右。
在患有神經母細胞瘤的兒童中,有三分之一患兒癌細胞中MYCN水平非常高。其中,MYCN基因(編碼轉錄因子N-MYC)與高危型神經母細胞瘤患者預后不良密切相關。
陳根:研究發現關鍵致病蛋白,讓腫瘤細胞不再“惡性”
MYCN基因擴增的存在會讓腫瘤細胞無法正常地凋亡,變得更加惡性,也更難以消滅。在神經母細胞瘤中,一旦查出有MYCN基因擴增,就會被歸為高危組,按照高危神經母細胞瘤的方案進行治療。
同時,N-MYC被認為是“無藥可靶向”的蛋白質,干預方式十分有限。因此,從遺傳學和表觀遺傳學角度尋找MYCN基因表達的上游調控因子,探索全新的靶向高危型神經母細胞瘤MYCN基因擴增的治療策略,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基于此,研究人員將注意力轉向尋找與MYCN密切相關的其他分子。近日,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通過對神經母細胞瘤細胞的研究,結果發現,ALYREF直接與MYCN結合,可以產生一種蛋白質USP3,這種蛋白質能夠阻止MYCN被降解,而高水平的MYCN對癌癥起著催化劑的作用。
也就是說,如果可以抑制ALYREF,那么就能中斷MYCN的升高,而這或將會成為一種非常有效地治療高危神經母細胞瘤的方法。
此外,靶向ALYREF也可能對其他類型癌癥,包括血癌、髓母細胞瘤、膠質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卵巢癌、腎母細胞瘤和神經內分泌前列腺癌的治療有著重要影響。目前,相關藥物正處于開發階段,有望在未來給患病兒童帶來治療的新希望。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