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消息,德國博世集團宣布,將耗資10億歐元(約12億美元)于今年6月在德國有“歐洲硅谷”之稱的德累斯頓建設一家車用芯片工廠。據悉,該工廠將被用來生產可安裝在電動與動力混合汽車上的傳感器芯片。
最新工廠不生產當前短缺的車用芯片
在汽車智能化趨勢推動下,汽車已經成為“輪子上的數據中心”,汽車半導體用量迅速提升。Gartner預測,2022年,汽車半導體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51億美元,將占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的12%。
作為“汽車大腦”——車用半導體芯片的一種,車用傳感器芯片負責處理傳感器采集的信息并觸發進一步操作,如以光速向安全氣囊發出打開信號。
為鞏固自身在車用傳感器芯片領域的領先地位,德國博世集團于3月9日宣布,將耗資10億歐元(約12億美元)于今年6月在德國德累斯頓建設一家車用芯片工廠。
博世方面表示,目前已對原型芯片的全自動生產作業展開測試,正在向年底完成大規模生產的目標邁進。盡管根據預測,汽車缺“芯”潮可能會蔓延至2021年第二季度,博世方面仍表示,最新的工廠將不會用來生產當前短缺的那種車用芯片。
300毫米晶圓技術提升規模效益
在此次博世集團宣布將建車用芯片工廠之前,博世位于德累斯頓的晶圓廠就已經于2021年1月進行了首批晶圓的制備。據了解,這批晶圓的生產歷時6周,共經歷了約250道全自動化生產工序,以便將微米級的微小結構沉積在晶圓上。
公開資料顯示,博世集團位于德累斯頓的半導體晶圓廠采用了全自動制造工藝。德累斯頓晶圓廠的核心技術為直徑為300毫米晶圓制造,單個晶圓可產生31,000片芯片。與傳統的150和200毫米晶圓相比,300毫米晶圓技術將使博世進一步提升規模效益,并鞏固其在汽車半導體生產領域的競爭優勢。
從晶圓到最終的車用半導體芯片成品,整個生產流程將經歷約700道工序,預計耗時10周以上。
除車用傳感器芯片之外,博世還針對消費領域,如可穿戴設備、VR/AR、智能眼鏡和物聯網以及智能家居等領域推出了多種傳感器芯片產品。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