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由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主辦的“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成功舉辦,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孫堯,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總工程師王寶友等線下線上出席會議。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恩哥、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宇亮、中國科學院院士湯濤、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復明等十余位院士專家作主題報告。
下午,由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承辦的“工業互聯網:人才需求與人才培養”主題論壇暨工業互聯網產教融合創新中心年會成功召開,1500余人通過會前注冊方式參與活動。本論壇聚焦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話題,匯聚政產學研各界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開展交流和分享,共同探討新時代背景下工業互聯網人才供需困境及突破路徑。
魯昕在論壇上進行致辭,深入剖析了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問題和工業互聯網人才崗位需求,指明了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路徑。魯昕指出,我國工業互聯網面臨人才缺口大、崗位匹配度低、教學資源匱乏、開設專業匱乏、崗位規范度底、產教融合不足、培養體系未形成等問題,人才培養正在面臨新的挑戰。為進一步深化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產業和人才需求精準對接,我們迫切需要從數字化能力、工業APP、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三個方面切入,重塑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實現教育內容與產業需求對接、教學目標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技術運用與教育規律對接。
徐曉蘭作《工業互聯網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報告。報告分為數字經濟發展趨勢、我國制造業企業發展問題、工業互聯網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等三個部分,系統梳理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現狀,深入解讀工業互聯網的重要價值。徐曉蘭指出,全球制造業格局正在發生深度重構,工業互聯網為重塑我國產業基礎能力、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提供了有力支撐。
會上,《工業互聯網設備數據采集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工業互聯網預測性維護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兩項“1+X” 職業技能等級標準進行了發布。此外,“2021年工業互聯網預測性維護技能大賽”、“2021年全國大學生工業互聯網知識競賽”宣布將于2月下旬啟動報名。
在“新時代·新技術·新人才”議題中,清華大學長聘教授、學位辦公室主任陳巍作題為《后5G時代的無線通信技術》的主題報告;騰訊教育副總裁、騰訊課堂總經理鄭潔作《職業教育專業升級與數字化改造》主題報告;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信息服務產業系教師、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金牌獲獎教師黃新穎從大國工匠的角度進行了主題分享。
“產教融合助推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議題中,南京理工大學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副院長汪惠芬發表《產教融合共建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基地》主題演講;鄂東職業教育集團黨委書記、湖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劉海平,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校長盧坤建,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張慧青從職業教育的角度出發,聚焦產教融合,分享了自身的實踐經驗和思考建議。
本次論壇邀請政產學研多方參與分享,詳細分析了工業互聯網人才供需現狀與人才培養困境,明確了深化產教融合對于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為職業院校教育改革與工業互聯網專業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廣泛吸納專家建議,推動產教融合深入發展,支撐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助力工業互聯網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創新發展。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