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烏爾里希就進入了機器人行業。
ABB(ABB是瑞士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域的領導廠商)瑞士工程集團的上一任管理層堅決取締運營不佳的機器人業務部。他認為,該司的機器人太昂貴,在汽車行業中遭遇了嚴重的衰退。在2009年,機器人領域運營虧損了接近3億美元。
“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烏爾里希先生回憶道。“很多人都說ABB應該撇棄機器人業務。”
但是ABB依舊堅守立場。“我們花了很長時間,并經過了很多的審查,我們最終決定要堅持下去,因為我們相信機器人的終端市場前景廣闊。”在烏爾里希的引領下,ABB擴大其機器人的范圍,加強使其更加智能化,并減少對汽車商的依賴性。
最終他們下的賭注贏了。全球機器人市場增長迅速,“機器人領域成為我們公司的明星產業”他說道。
自2013年起,烏爾里希·史畢福先生擔任ABB公司的CEO以來,他一直在辛勤操辦著這樣一個龐大的企業集團。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雖然機器人行業的競爭依然激烈,史畢福先生卻帶領ABB公司開拓新一代的協作機器人,它們可以與人類協作,提高安全性。它們對于人工成本較高的歐洲國家,還可以減少制造商的管理費用。
上個月,他挖了走西門子的高管薩米·阿緹亞,讓她負責機器人這一大分支。巴克萊銀行分析師詹姆斯?斯泰特勒說道,“ABB的機器人領域自2009年以來已經完全改變了。它現在是一個更精簡的業務,在終端市場有更高的價值。”
在各個行業,經濟增長乏力也意味著,客戶們會要求通過軟件和計算機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是,隨著新興經濟體的出現,使得ABB也面臨著更多強大的競爭對手,ABB公司說,他們正密切關注著英國離開歐盟所帶來經濟影響。
史畢福先生,作為一個游艇愛好者,他也坦言,他的工作真的容不得他出一點差錯。自史畢福在2005年從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加入到ABB成為企業發展部主管以來,該集團就慢慢地從災難當中恢復過來。在過去十年,他們一直都是債臺高筑,在2002年差點因為與子公司發生的石棉糾紛案導致其破產。
史畢福先生認為ABB應該集中在某一個領域--而這個領域應該是企業的核心部分。他還說到,科技是唯一能使這些不同領域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因素,其中包括電子電力、材料科學以及數字化領域,以及后臺服務。
“如果你既有規模,又有技術,那么你的產品就會有很大的競爭力” 史畢福說道。ABB還可以利用其專業知識和資產負債表,為高科技初創公司提供一個參考平臺。
史畢福先生說,這不是為了“扼殺”個體經營者的企業家精神。“如果你使用得好,你會讓企業領袖們有更多的靈感,企業規模與技術相結合,毫無疑問,會帶給你一個更大的競爭優勢。”
道理雖如此,但是ABB也正在審視自身的的產品組合到底是怎樣的。去年九月,史畢福推出了一系列舉措,以提高其經營手段和股價。通過了解自身的產品結構,推出了一項新舉措,就是分拆新成立的電網事業部,該電網去年在發電、輸電和配電行業,總共有將近120億美元的收入。
然而他們對于出售電網這個分部,有一個很大的分歧,就是電網的運營與ABB的明星產業——機器人領域沒有過多的聯結。這使得他們無法從真正意義上開展技術與產品相融合這個理念。
有人推測,Cevian更傾向于出售。但目前尚不清楚,即將在十月公布結果,這次戰略結構的調整,無論怎樣改變,一定會以“與機器人同工”這個愿景為參考標準的,因為機器人產業,是ABB的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其用到的人工智能技術會成為其他領域的絕佳的添加劑,從而能更快實現產業組合優化的大使命。
雖然,機器人智能化占據了很重要的部分,但是電網部作為頭號利潤部門,如今也不停地對其結構進行完善。”史畢福說道。更重要的是,這樣一個傳統行業也面臨著復雜環境的強烈沖擊。雖然興起了很多新型市場,愿意投資于基礎設施,但是現今在歐洲,能源政策的不停更改可能會對這些能源傳輸系統產生巨大的連鎖反應。
這也是為什么史畢福堅決地推出機器人智能化的另一原因,因為機器人技術是當今時代一場巨變,作為ABB如此大型的一家企業,參與其中,奮戰到底,是最可靠的一條出路。
烏爾里希·史畢福上臺之后,對ABB的整體運作結構進行了一個大改變。“ABB曾經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公司,它完全不清楚誰在做什么。”他承認道。
他的高層管理者已經從14人削減為7人。后臺支持中心的數量正在從68個減少為克拉科夫和班加羅爾兩個主要中心,以及四個較小的區域中心。準備在明年,針對白領們實施一個生產力縮減計劃,目前縮減金額為10億美元,這一計劃的實施對于明年的銷售團隊,也是一次大的促進。
史畢福針對整個公司進行的一系列改革,對傳統行業的縮減,以及對新型機器人行業的推進,對于眾多股東而言,是有一定懷疑的。然而自今年年初起,ABB的股價同比去年升高了5.3%。這一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再次證明了,以高科技機器人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對于ABB來說,是一個成功的先例。也為ABB經濟的復蘇起航奠定了很深的根基。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