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8 日上午,深圳地鐵 6 號線、10 號線正式開通,這是國內第一次單線全部應用華為城軌云解決方案的地鐵線路,也是深圳首批 5G 全覆蓋地鐵線,在國內軌道交通行業中應用云計算 + 大數據技術綜合承載地鐵各業務系統。
深圳地鐵 6 號線線路起自科學館站,途經福田區、羅湖區、龍華區、光明區、寶安區,終到松崗站,全長約 49.4 公里,共設 27 座車站。
▲地鐵 10 號線華為站
深圳地鐵 10 號線則起自福田口岸站,途經福田中心區,沿中部發展軸穿越梅林關至坂雪崗科技城片區,線路全長 29.31 公里,共設 24 座車站。地鐵 10 號線兼具干線和局域線功能,是深圳市首條南北向采用 8A 編組的線路。福田口岸到平湖僅需時 45 分鐘,可大幅分流福田中心區至坂田段的地面交通壓力。線路建成開通后,將結束平湖、坂雪崗、華為新城、梅林關以東片區不通地鐵的局面,推動城市中部高科技創新片區發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IT之家了解道,深圳地鐵在信息化建設上,采用了華為城軌云解決方案,利用云計算、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技術核心,建立了統一、開放、智能的城軌數字平臺。
在城軌網絡化運營環境下,需要實現各運營線路業務流程及操作規則的統一管理,實現業務管理的標準化,提高運營生產及管理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同時要求業務應用統一部署、數據集中管理等。城軌領域尋求通過新興技術應用,實現自身的云化、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必然選擇。
深圳地鐵 6/10 號線采用了華為城軌云解決方案,這是國內軌道交通行業單線路首次應用云計算 + 大數據技術綜合承載地鐵各業務系統,改變了傳統模式下 “煙囪式”的垂直體系架構,可實現 ICT 基礎設施資源的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按需調配、即需即用、有效共享,并為深圳地鐵的智慧化應用奠定基礎,為未來的數智升級帶來全新動能。
通過建設基于云計算技術的融合統一業務平臺,承載綜合監控系統(ISCS)、列車自動監控(ATS)的備用系統、乘客信息系統(PIS)、安防系統(含視頻監視、門禁等子系統)、車場智能化系統以及辦公自動化系統 OA(辦公計算機部分)等子系統,大大降低線路各專業重復性投資,實現各業務系統的高度集成和快速部署,簡化運維難度,提升運營運維效率。城軌云方案為整個平臺安全性提升 80%,IT資源利用率至 50% 以上。平臺統一發放資源,提高運營管理效率 , 業務部署以典型車站作為模板,采用克隆復制技術,30 分鐘內可完成 20 個車站實時服務器業務部署。不僅如此,線路還配合使用模塊化機房方案,單個車站的機房面積可節省約 50%,節省電費約 200 萬 / 年,節省機柜空間約 10%,數據中心能源效率 (PUE)值低至 1.5。
在城軌云平臺基礎上,結合華為云 FusionInsight 能力構建深圳地鐵大數據分析平臺,支撐設備健康、能耗管理、客流統計、線路中心級監控、應急決策和圖像型火災分析等線路級數據分析;華為還聯合生態合作伙伴為智慧地鐵各業務子系統智能聯動、大數據分析等智能應用提供基礎平臺支撐。
深圳地鐵 6/10 號線均已實現 5G 信號全線覆蓋,成為深圳首批 5G 全覆蓋地鐵線路,乘客無論是從站廳站臺還是在地鐵上,只要進入 5G 的覆蓋范圍內,使用 5G 手機,即可享受到 5G 網絡帶來的便捷體驗。
在地鐵建設期間,5G 網絡可以提供充足的無線帶寬支持工程建設的可視化管理服務。在地鐵運營中,利用華為 AirFlash5G 車地轉儲解決方案的高帶寬低時延特性,可以將車載 CCTV 視頻與車載監測數據自動上傳到城軌云平臺,可實現設備健康管理和狀態的及時分析。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實現從狀態管理到預防性管理的轉變。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