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高新區海洋科技園康祥道32號,一座高端半導體產業園拔地而起,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
“我們中環股份投資25億元建設的DW智慧化工廠項目是園區內首個投產項目。DW就是金剛線切片的縮寫,這是我們中環股份利用全球領先的G12大尺寸硅片技術在天津謀篇布局新能源產業的又一大舉措。全部建成后,這個工廠將是行業內首個智慧化切片工廠,也將是世界最先進、自動化程度最高的金剛線切片制造基地。”天津市環智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危晨告訴記者。
記者看到,智慧化工廠內生產線有條不紊地運行,源源不斷切割出全球最新、最薄產品“夸父系列太陽能硅片G12”,機器人在車間內不知疲倦地重復著自己的動作,相對于醒目的機器人,車間內工作人員寥寥無幾。
“這個新工廠是依托于工業4.0設計理念與智慧化工廠運營管理經驗而建設的,實現數字工廠、智慧物流、智能分析,勞動生產率提升3倍以上,也就是過去三個人干的活兒,現在一人就可以。新工廠實現了從加法到乘法的性能提升,進一步推動度電成本下降。”危晨說。
從1958年到2020年,中環股份深耕天津60多年,目前是國內單晶硅品種最齊全的生產企業之一,區熔硅單晶國內市場占有率達80%以上,產量和市場占有率連續10余年居國內同行業首位,產銷規模居世界前三。面對疫情沖擊和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與經濟形勢,中環股份逆勢增長,一季度取得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同比增長18.14%、34.47%的傲人成績。今年1月,中環股份全資子公司天津環歐與中環海河基金共同投資設立天津市環智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作為DW智慧化工廠的運營主體。5月22日,DW智慧化工廠項目設備正式啟動,僅用50多天時間,即實現G12產品量產。
“由于下游客戶需求旺盛,為滿足客戶需求,搶抓市場紅利,我們的新工廠一邊建設一邊投產,目前產能在逐月爬坡。”危晨介紹。
在新工廠,中環股份的技術團隊持續優化升級G12產品的現有工藝,產品厚度從180μm降低至150μm,而目前市場上單晶硅片平均厚度在170—180μm左右,產品厚度的降低,有利于進一步降低度電成本。
“夸父系列太陽能硅片G12”是中環股份在去年8月發布的全球首款210mm尺寸的G12超大太陽能單晶硅片,疊加高效電池技術,疊瓦組件功率可突破600W。新產品推出不足一年時間,全國已有39家光伏企業以G12硅片為基礎組建了600W+光伏開發創新生態聯盟,產業鏈上下協同,共同推動光伏產業邁入具有突破性意義的6.0時代。
危晨告訴記者,新工廠原規劃產能10GW,通過應用大硅片、薄片化技術和智慧化運營,現在設計產能達到23GW,當工廠全面達產后將成為全球單體產能最大的工廠。
“全面達產后,天津新工廠將形成人、機、物的交互與深度融合,實現機臺深度學習,使設計、工藝、試驗仿真、生產過程等各個階段都實現智慧化,并將自動化程度提升到80%以上,真正成為太陽能單晶硅片行業智能制造的標桿和引領企業。”危晨說。
6月18日,中環股份又與濱海高新區簽訂一項新合作,一期投資30億元的高效疊瓦項目落戶高新區,進一步深化了光伏產業布局。
中環股份董事長沈浩平表示,中環股份生于斯,長于斯,公司將以高效疊瓦項目落戶為契機,繼續深耕天津,推動核心產業在天津高質量發展。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