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人工關節不稀奇了,但由機器人助手輔助醫生更精準地換人工關節,這有點稀奇。這個輔助手術機器人還是全國產的。
7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發布消息稱:日前,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骨科李慧武主任醫師帶領團隊,利用“鴻鵠”手術機器人,成功為一位左側膝關節疼痛多年、活動功能明顯受限的69歲女性患者完成了全膝關節置換術。
值得一提的是,該機器人所有核心部件實現全國產化,填補了我國在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領域的空白。李慧武主任醫師是該手術系統的開發團隊主要成員。
對患者而言,盡管手術機器人輔助手術有諸多優勢,但相對昂貴的手術費用還不能讓患者輕松選用。為打破國際品牌壟斷地位,讓更多適用患者選用手術機器人輔助醫生進行手術,國內的科研人員深入開展“醫、工交叉”合作,越來越多自主研發項目和產品正在不斷問世。這款全國產化的“鴻鵠”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就是代表,它又名“鴻鵠”骨科手術導航定位系統。
李慧武主任介紹,術中“鴻鵠”機器人完美執行了醫生的術前規劃,高水準完成了多項手術輔助操作。比如,“鴻鵠”的自動定位截骨,避免了傳統手術中采用髓內定位工具可能會對患者髓腔造成一定損傷等問題,很大程度減少了軟組織和骨組織的損傷,患者出血少、創傷小,術后膝關節功能的康復會更快,感受會更優。
同時,該手術機器人配合獨有的內軸型膝關節假體,極大降低了因常規手術技術問題造成關節松動、力線不準、關節脫位等情況的發生率?;颊咝g后X光檢查報告顯示,機器人輔助截骨能實現精準力線恢復,患者預后效果良好,證明了該手術機器人相對傳統手術具有獨特的臨床優勢。
李慧武主任醫師作為課題負責人申報的“髖膝兼容、安全、高效、微創傷關節手術機器人系統研發”課題于2017年獲國家科技部立項,這項課題也是我國第一個國家重點專項支持的關節手術機器人課題。
歷時三年多,李慧武課題組與蘇州微創暢行機器人有限公司研發團隊深耕自主創新,終于研發成功——“鴻鵠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該機器人從機械臂、導航系統、控制系統等核心部件實現全部國產化,且技術獨立,保證了機器人快速迭代,打破了國際品牌的壟斷地位,填補了我國在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領域的空白。
“有夢想,踏實干,打造中國人的第一臺關節手術機器人?!边@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戴尅戎教授在課題立項及課題組與企業開展合作研發之初的期望,如今已是現實。
(審核編輯: 智匯婷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