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的賦能已經成為行業提升競爭力的選擇,但如何真正發揮數字化的價值,是企業管理者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藥企的數字化程度取決于企業自身的需求。依據制藥行業的特點,并不是100%數字化就比10%數字化的企業要好?!?/span>
作者: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數字化工業集團 制藥行業總監 吳小許
在歷史的長河中,人類與疾病的抗爭從未停止,藥物的不斷革新突破,幫助人類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制藥行業再次站到了應對危機的前線。
過去幾個月,我們切實感受到數字化技術在幫助藥企應對不確定性挑戰:在產線維度,數字化和自動化水平更高的藥企在疫情之下顯示出了更強的“免疫力”,在復工生產的同時避免人員聚集;在研發維度,大數據等尖端技術被引入新藥研發,幫助科學家們以更少的試驗次數獲得更加準確的結果,贏得與時間的競賽;在價值鏈維度,工業物聯網打通了從下游消費者到上游供應商的橫向價值鏈,藥企能夠更快速、主動地響應市場的變化。
“疫情”以一種極端的方式,推動著行業重新審視數字化技術與行業的關系。
制藥行業迎來4+1大趨勢
與其說藥企對數字化的需求隨疫情而生,不妨說這些需求長期存在,只是在疫情中被進一步放大。隨著行業向高質量發展轉變,中國制藥行業“4+1”的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
趨勢之一,制藥產業 “多、小、散” 的布局逐漸走向集團化、基地化和集約化。
趨勢之二,第二個趨勢是生物制藥企業將迎來蓬勃發展的機遇,特別是疫情之下催生出對血液制品和疫苗的巨大需求,是中國制藥行業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
第三個趨勢是越來越多的大型制藥企業開始從仿制藥向創新藥轉型。
第四個趨勢,制藥工業的生產方式正在由批次生產轉向連續制造。鑒于批次生產的特點,很多藥企約一半的時間用于清潔、驗證、消毒等生產準備上,連續制造則可大幅提升效率和質量。目前一些制藥技術領先的國家在積極推進連續制造,但完全實現這一轉變還需要時間和過程。
最后的“1”是“大數據+人工智能”正在成為中藥現代化的技術引擎。與上述4個趨勢不同的是,中藥是中國獨創的一個細分領域,能夠借鑒的國外先進理念十分有限,國內企業需要摸索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將數千年積累的經驗轉化為數據,并分析找到中藥提取和治療的最優模型。
數字化克服趨勢背后難題
每一個趨勢的背后都隱藏著亟需克服的挑戰:集團化、基地化和集約化要求管理更加可見和透明;連續制造需要藥企對其生產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有全面透徹的了解;生物制藥產業的生產要求更加嚴格,需要少人化、無菌化和更好的質量一致性。
利用數字化方面的技術優勢和行業經驗,我們助力企業化解發展難題,開啟了 “新世界”的大門。例如,在制劑領域,強生公司借助西門子SIPAT解決方案打造連續制造產線,這成為FDA批準的第一個從批次生產成功轉型為連續制造的產線,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在動保領域,金宇生物依托西門子制藥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打造了中國動物疫苗行業首座面向“工業4.0”的數字化工廠,助力企業實現生產效率、質量方面的戰略目標;如今,生物制藥正在蓬勃發展,西門子與賽多利斯簽署戰略合作,共同推進模塊化生產解決方案,賦能生物制藥產線的靈活性,實現生產的快速部署和切換,贏得未來競爭。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藥現代化的進程中,西門子同樣有幸參與,與眾多老字號企業攜手前行。例如,西門子為同仁堂健康提供了生產自動化、數字化解決方案,成為其數字化戰略轉型的重要參與者。
問題導向是實施數字化的基礎
數字化的賦能已經成為行業提升競爭力的選擇,但如何真正發揮數字化的價值,是企業管理者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藥企的數字化程度取決于企業自身的需求。依據制藥行業的特點,并不是100%數字化就比10%數字化的企業要好。
在轉型路徑的探索上,制藥企業可以借鑒其他行業的經驗,遵循“問題導向、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重點突破” 這個16字指南。因為問題導向是一切的本源。對藥企來說,在什么時間,用什么方式實施數字化,取決于企業當前發展中的痛點和需求。這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落腳點,也是轉型的驅動力。驅動力有些來自于外部政策變化,有些則來自于企業的內生動力,譬如尋求更短的藥品上市時間、更高的效率、更高的質量和更加靈活的制造方式。
整體規劃的原因在于,企業的復雜性決定數字化不是一個孤立的系統,而是一項“CEO工程”。在重點突破方面,由于當下很多本土藥企在自動化方面尚處于起步階段,在此基礎上盲目部署大量的工業軟件并不是提升競爭力的最優解,實現產線的全面自動化是藥企現階段需要重點突破的方向。
面對藥企在路徑探索中存在的誤區和困惑,西門子數字化設計咨詢服務依托對行業的深入洞察,可以幫助企業把脈尋因,為企業量身定制可行的數字化轉型路線圖。在具體實施中,西門子也能為藥企提供全集成自動化、數字化生產運營、數字化設計及仿真以及工業物聯網等四大經過驗證的完整解決方案,助力藥企從容邁出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
數字化是智慧監管的載體
除了對藥企和行業的積極影響,數字化技術也推動著制藥領域的“新基建”——智慧監管加速落地。智慧監管是指監管單位和藥企依托工業物聯網,建立智慧監管平臺和覆蓋藥品全生命周期的追蹤、追溯體系。可靠的原始數據是質量監管的重要載體和支撐,因此智慧監管的背后是對政府和企業數字化能力的考驗。
通過技術整合,西門子形成了一套日趨完善的智慧監管解決方案。面向監管單位,我們能夠提供智慧監管平臺和平臺建設的咨詢服務,既可部署基于私有云輕量化的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也可提供基于MindSphere的公有云解決方案。
面向藥企,我們可以提供兩種類型的解決方案:針對藥企自身的追溯平臺,基于工業物聯網的解決方案打通從原料供應商到消費者之間的橫向價值鏈;另一方面,提供數字化工廠建設的完整解決方案,即實現從底層的全集成自動化平臺、到生產運營管理平臺以及設計研發平臺的搭建。藥企的數字化工廠建設將為追溯平臺提供可靠的數據來源。
目前,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中國疫苗行業的領導企業,已經攜手西門子,首批完成了智慧監管系統的建設。而未來智慧監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深入落地,也將從源頭進一步引導制藥行業和市場的健康發展。
寧可架上藥生塵,但愿人間無疾病。這是中國傳統中醫藥倡導的思想,千年后的今天,通過數字化賦能制藥工業,消除人類疾病,仍是我們的終極愿景和初心所在。面對全球蔓延的疫情,西門子在德國成立了一個由專家組成的西門子特別工作組,旨在幫助制藥合作伙伴共同尋求針對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治療方法和疫苗,在這場與時間的賽跑中,為人們更快速,更主動響應市場變化和挑戰帶來了堅定的助力和信心。
古有神農嘗百草造福后世;現代制藥工業加快技術迭代,創造出個性化免疫療法和疫苗。面對消除疾病的終極愿景,傳統中醫藥和現代制藥,歷史交匯,殊途同歸。
實現這一愿景又何嘗不是全人類的美好期待,通過數字化打破既有商業模式,重塑行業未來,探索無限可能,我們都在為這一天的早日到來而努力。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