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交所發布公告,決定 神霧環保退市。昔日是A股白馬股的神霧環保落得退市下場,折射出環保企業存在的困境,未來環保產業市場如何,環保企業如何突圍成為企業關心的問題。
昔日牛股今退市
近日,神霧環保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0年6月18日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關于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自深圳證券交易所作出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后十五個交易日屆滿的次一交易日起(即2020年7月14日)起,公司股票交易進入退市整理期。
究其退市原因,今年4月24日至5月27日,神霧環保股票連續二十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均低于每股面值,觸及了深交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11月修訂)》規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
據悉,神霧環保成立于2004年,2011年1月成功登陸深交所創業板,主營業務為向煤化工、石油化工客戶提供節能環保綜合解決方案。
作為昔日“牛股”,神霧環保股價一度達到37.58元,市值也一度高達380億元。隨后,神霧環保股價出現下跌趨勢,股價最低為0.32元。
營業收入下降、債務爆雷、違規擔保等是神霧環保股價下跌的主要原因。2018年3月,神霧環保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流動資金較為緊張,16環保債未能如期兌付本息4.86億元,發生實質性違約。2018年年報顯示,營業收入僅為5125萬元,同比下降98%;凈利潤則為-14.9億元。
而其2019年報及2020年第一季度報至今尚未披露。不過,記者注意到,2019年三季報顯示,神霧環保營業收入只有3812萬元,凈利潤為虧損9.8億元。
5月18日,神霧環保發布公告稱,公司訴訟、仲裁金額較大,被強制執行案件共計61起,涉案金額為165370.6萬元,占公司2018年度經審計凈資產的128.59%,若強制執行案件全部履行完畢,其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后利潤的影響具有重大不利影響。
多家環保企業陷困境
神霧環保退市折射出環保企業日子普遍不好過。事實上,近兩年,環保上市公司備受社會關注,2018年環保上市公司經營遭遇難以持續的困境。其中,債務危機、股權質押、高負債率是環保上市公司面臨的突出問題。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環保產業發展,諸多利好頻頻出臺。多數環保上市公司緊抓機遇,積極開展PPP業務,推動企業業績快速增長。值得一提的是,環保企業的環保項目的周期大多在10年、15年,項目周期長、成本高。
大規模PPP業務是環保企業業務內容和形式發生轉變,由于項目資金需求增大、周期長、投資回報率降低,缺乏比較優勢的企業經營的難度和壓力不斷增大。
2017年下半年,國家開始去杠桿、收縮銀根,這使得PPP熱度減退。2017年底,財政部發布《關于規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管理的通知》,糾正PPP泛化濫用現象,進一步規范PPP項目運作。2018年3月,財政部印發《關于規范金融企業對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投融資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PPP項目的融資難度進一步加大。
與此同時,資金鏈緊張使得部分上市公司通過股權質押的方式獲得現金流,然而企業凈利潤降低,質押風險加大。自2018年以來,已有十幾家環保上市公司轉讓控股權,多家公司陷入債務違約、業績虧損并面臨退市風險或破產。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環保類上市企業選擇引入央企或國企股東,以保障公司平穩運行。如 美晨生態 、中天能源等環保企業已與央企或者地方國企達成受讓公司股權的協議。
亟待進一步轉型升級
盡管環保企業凈利潤降低、質押風險提高、控制權轉移,但隨著一系列利好政策持續出臺,環保產業市場空間仍然巨大。
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節能環保企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專門對促進民營環保企業發展進行全方位政策助力,推進清欠民營企業賬款工作。
業內人士認為,環保企業越來越受到重視,未來環保產業容量巨大。預計2020年我國環保行業總產值將達到8.74萬億元,且在未來5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接近10.25%。到2023年,整體產值將躍升至13.58萬億元。
中金公司表示,預計逆周期政策有望進一步加碼,環保行業或將充分受益。尤其在大量的央企、國企進入之后,也使得部分邊界不清晰、盈利不明朗的項目落地,整個環保產業這張“餅”將越來越大。
業內人士表示,環保產業亟需進一步轉型升級,走向更規模化規范化的發展道路。此外,污水處理、固廢處理等領域是環保行業未來值得關注的方向。隨著國家環境標準逐步提升,為配套的新建環保設施如污水處理、垃圾焚燒等帶來大量商機。
(審核編輯: 智匯婷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