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正成為中國實現多重戰略目標的關鍵之舉。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數字科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完成今年社會經濟發展目標,“新基建”的作用非常大。在“新基建”建設中,可以以企業為主導,政府統籌做好基礎性投資。
沈建光認為,“新基建”從更大意義上來說,是數字經濟的基建。此次抗擊疫情中,數字經濟發揮了積極作用,突出體現在強化社會公共安全保障、完善醫療救治體系、健全物資保障體系、助力社會生產有序恢復等各領域。
京東數科機房巡檢AI機器人對機房進行自動化巡檢
其中,大數據分析支撐服務疫情態勢研判、疫情防控部署以及對流動人員的疫情監測、精準施策;5G應用加快落地,5G+紅外測溫、5G+送貨機器人、5G+清潔機器人等已活躍在疫情防控的各個場景;人工智能技術幫助醫療機構提高診療水平和效果,降低病毒傳播風險。數字經濟緩解了疫情的沖擊,而這些數字經濟應用場景的背后,是5G、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基建”、新技術的支撐。
沈建光表示,疫情對傳統經濟領域的沖擊比較大,包括線下的門店消費、線下理財、保險等。但從京東集團和京東數字科技集團的實踐來看,數字化賦能的業務受到的沖擊遠遠比傳統線下領域小。線上業務的發展,對經濟的促進作用越來越明顯。
以金融行業為例,為支持金融機構“新基建”,京東數科推出了金融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T1。截至目前,T1已服務50余家金融機構,有力支持合作伙伴的數字化轉型。
京東數科AI養牛的智能監測站,對奶牛進行無接觸自動化體況評估
在農牧領域,京東數科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傳統奶牛場精準飼喂、疾病監測、估重、任務分配、育種管理等各項環節,幫助企業實現牛只管理、人員管理、圈舍管理的數字化、智能化和互聯網化。
在沈建光看來,“新基建”為“后疫情時代”中國經濟破繭重生、求新謀變創造了積極條件。5G、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既是新興產業、也是基礎設施。依托“新基建”迅速發展的良好勢頭,數字技術得以廣泛應用,這不僅有助于推動產業升級,擴大有效需求,保障民生托底,也是穩增長工作的重要抓手,為政府和企業提供了科學決策依據和精準施策手段。同時,“新基建”將提升數字經濟服務實體產業和智慧生活的水平,“新基建”構建了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平臺,其影響力已滲透到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在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扮演更加不可或缺的積極作用。
京東數科機房巡檢AI機器人對機房進行自動化巡檢
“總的來看,數字經濟,包括機器人的發展,如果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及時跟進,在生活中將發揮巨大的作用。這需要國家在資金、政策法規等方面提供支持。”沈建光說。
沈建光表示,與傳統基建主要是國家、地方政府主導,地方融資平臺做建設不同,“新基建”可以以企業為主導,政府統籌做好基礎性投資。同時,政府和企業可以通過合作成為伙伴。
“總之,‘新基建’可以推動中國經濟向數字經濟方向發展,在引領全球數字發展方面作出貢獻。‘新基建’核心在于支持數字經濟的發展,未來中國應抓住此次疫情中數字經濟的發展機遇,發揮‘新基建’的產業效應,致力打造成為世界領先的數字經濟強國。可以預期,伴隨著‘新基建’的加快推進,其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結構性改革方面也有望發揮更大作用。新老基建協同配合,將釋放未來十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潛能。”沈建光表示。
(審核編輯: 智匯婷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