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國內居民“宅家囤貨”現象屢現不止。其中,榨菜類食品尤其受到歡迎。據了解,國內榨菜龍頭企業——涪陵榨菜股票近日一度漲停。榨菜是我國人民喜聞樂見的小菜之一,具有非常龐大的消費者基礎。如今,在科技的助力下,國內榨菜生產行業也逐漸擺脫了人工為主的生產模式,向自動化進發。
由于消費基礎堅實,榨菜行業始終保持良好的規模增長速度。數據顯示,榨菜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至近50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6.9%。與此同時,榨菜行業的發展趨勢也在逐漸變化中。如今的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日漸提高,傳統的散裝榨菜市場沒落,包裝類榨菜的發展空間增大。
相對于散裝榨菜來說,包裝類榨菜更安全,不易受到外界污染,且產品保質期也會得到大大的延長。在自動包裝技術的支持下,包裝榨菜的生產變得更加容易。計量包裝機是榨菜包裝中常用到的設備,它能自動完成計量、夾袋、充填、封口等工序,包裝速度快,誤差小,內部產品的破損率也低,非常適用于榨菜包裝。
除了包裝自動化,榨菜的原料清洗、切分、篩分、脫鹽、脫水、拌料、滅菌等步驟也在向自動化邁進。例如清洗和脫鹽步驟,過去需要操作工人手工燒水來清洗、脫鹽,耗時耗力。而如今,高壓噴淋清洗機和分段脫鹽機在榨菜生產線中得到應用,極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還能得到更好的清洗、脫鹽效果,生產效率也更高。
近幾年,不少榨菜企業都開始探索自動化生產模式。有業內人士表示,自動化生產模式不僅能大幅提升產能,還能節約能源。同時,產線所需要花費的人力成本也有所降低,相比傳統的人工生產,自動化產線只需二十名工人即可完成日常生產。因此,未來榨菜企業還須圍繞自動化生產進行布局,否則在市場上就容易落入下風。
利用自動化產線的榨菜生產企業越來越多,而相關生產技術也在不斷創新研發中。例如榨菜生產中的去筋這一工序,尤其原料青菜頭大都呈現不規則形狀。因此,榨菜加工中去筋這一工序遲遲未能實現自動化。如今,在技術人人員的努力下,自動去筋技術這一瓶頸得以突破。
據了解,研究人員采用工業相機來獲取青菜頭的完整圖像,并利用機器視覺、計算機等對圖像進行分析,提取出原料青菜頭的尺寸、顏色、形狀、表面缺陷、異物、損傷等數據。針對這些數據對其進行表面自動化剝離、去筋,解決了現今生產過程中去筋仍需手工進行的難題,推動了榨菜生產的自動化進程。
隨著榨菜產業的行業集中度提升,生產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自動化生產成為企業突破競爭的有效途徑之一。不難發現,自動化榨菜生產線能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并且,榨菜自動化生產技術還在不斷創新和升級中,為生產企業帶來更完善的自動生產線。
(審核編輯: 智匯婷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