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情捷報
眾所周知2020年春節中國遭受新冠襲擊,全國一度進入嚴防死守的防護期,歷經兩個月萬眾一心,近期作為最嚴重災區的武漢也陸續復工。這也標志著,中國的疫情已經得到了遏制,即將取得全面勝利。
無疑新冠疫情帶來了2020年第一個超級黑天鵝,由于復工推遲、需求降低、PHEIC認定,疫情勢必會對中國制造經濟造成一定沖擊。一方面,制造業本身會因為復工延遲、流通減速等原因,造成短期的生產滯后;另一方面,由消費、服務、進出口領域的影響也會蔓延到制造業,會反應在制造業訂單量、庫存量的減少。隨著中國新冠疫情的好轉,國內的產業將逐漸得到恢復,但是受全球疫情的爆發影響,2020年的產業可能會持續的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中國援助多國疫情物資
截止3月28日全球的疫情已經超過了60萬,以美國作為最嚴重的疫情災區已經超過了10萬。越來越多國家采取“封城”措施……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全球制造業、旅游業及金融市場等均受到較大沖擊,前期一度出現回暖跡象的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再度加大。疫情暴發使本就增長疲弱的世界經濟再添風險因素,多個國際組織已經指出,世界經濟正處于金融危機以來最嚴峻的時期。面對著這個全球疫情嚴峻事情,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口罩生產和出口國,年產量占全世界的50%。已經向多個友邦之國提供了無償的援助。
此外,在這口罩、檢測試劑等醫療資源十分寶貴的當下,多個國家也十分期望能盡快從中國購置一些必須的防疫物資,以全力抗疫。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至少有26個國家向中國提交了大量核酸測試劑的訂單。因此,”張茉楠說:“好消息是,中國國內暫時控制住了疫情,開始抓緊復工復產。”“中國經濟復蘇的跡象給歐洲帶來了希望”,英國《泰晤士報》網站文章稱,新冠病毒能夠引發一場新工業革命。
對于中國而言,一方面要利用中國龐大的市場、強大的制造業優勢以及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性優勢,確立自身主動地位,同時把握時機保障戰略性儲備和供應鏈安全;另一方面也要增加全球公共產品的供給,開展全球協作合力應對危機,把這次危機轉換為展現大國擔當、提升影響力的重要機遇。”
中國制造成為全球疫情物資支撐
早在面對國內疫情嚴峻的事情,中國已經出現了一批擴產能,跨界企業多點開花,使得在滿足國內醫療設備需求的情況下,更加有能力幫助其他國家。
2月13日,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一級巡視員夏農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月2日以來,我國口罩產量逐日提升。截至2月11日,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94%;一線防控急需的醫用N95口罩,產能利用率已達到128%。擴產能,不僅口罩生產商在努力,許多其它企業紛紛調整生產線跨界轉產。
“防護物資供應持續吃緊,我們有條件也有責任出一份力。”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廠長助理白鐵忠說。N95口罩屬于第二類醫療器械生產資質,以前沒有口罩生產經驗,但哈藥制藥總廠的廠房、設備符合生產要求。
1月30日,哈藥著手研究口罩等防護物資的生產方案。第二天,方案獲得黑龍江省政府支持。哈藥制藥立即分頭行動:設備物資采購組在省政府幫助下從全國各地尋找大型口罩機并采購原料;聘任專家小組指導生產;緊急招募60名具有紡織或口罩生產經驗的熟練工人并進行培訓;N95口罩生產資質在口罩機運抵前順利通過審核——設備到位,就立刻投產。
哈藥制藥2月8日開始調試生產線進行試生產,11日開始量產。“這是黑龍江首條N95口罩生產線。一條生產線工人三班倒,日產能可達3萬只,目前原材料儲備可生產60萬只N95口罩。”白鐵忠說。在加緊生產N95口罩的同時,哈藥制藥新添置的醫用防護服生產線也迅速運轉,從11日開始,將穩定量產600套。“防護物資將主要供應湖北使用,黑龍江疫情防控壓力不小,但湖北地區缺口更大,比我們更急需這批物資。”白鐵忠表示。
哈藥制藥參與口罩生產跨度還不算大,畢竟也屬于醫療衛生行業,可中國石化牌、五菱牌、比亞迪牌、OPPO牌、vivo牌的口罩你聽過嗎?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改建生產線轉產口罩,日生產量達170萬只。
2月10日,石化助力新增口罩日產能13萬只,到2月底將增產能至60萬只……能源、汽車、智能手機,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行業企業紛紛投入這場口罩供應的無聲戰斗。
福建莆田制造業發達,卻沒有口罩生產商。面對復工潮,1月底,莆田工信局聯合市鞋業協會、制鞋廠家和紙尿褲生產企業,迅速成立“口罩生產攻堅小組”。兩家紙尿褲龍頭企業,想方設法采購符合口罩生產標準的無紡布和熔噴布。紙尿褲、制鞋生產線短時間內改建成口罩生產線。小組成立不到10天,莆田口罩日產量就從零增長到上百萬只。這不僅讓當地企業安心復工,還有相當數量的口罩支援其他地區。
為縮短生產周期,中國黃金子公司中金輻照正加緊研究鈷60輻照滅菌工藝方案。鈷60(60Co)射線輻照來可以破壞微生物結構,殺死病毒和細菌,在常溫下起到消毒滅菌的作用,整個過程不產生有害物質,滅菌只需1天時間,與環氧乙烷滅菌具有同樣效果,這將大大減少靜置期導致的供應滯后。
從東北平原到東海之濱,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企業多點開花,加入口罩生產大軍。據不完全統計,到2月底,這些跨界企業每天將帶來千萬級的產量,極大緩解口罩供應緊張的局面。
備原料,產業協同共克時艱,要打贏這場“口罩產能大會戰”,不能只靠下游企業“單兵突進”,更需要全產業鏈“協同作戰”。熔噴無紡布,是醫用口罩的“心臟”。口罩之所以能隔絕病毒,靠的就是這層經過駐極處理的熔噴布。而熔噴布的核心材料,則是從石油提煉出的化工原料——聚丙烯。
我們不妨勾勒出一個醫用口罩產業鏈條:化工企業→紡織企業→口罩生產企業→消費者。消費者想要買到口罩,需要的是全產業鏈每個環節都開足馬力,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
那么上游企業情況如何?先說石油化工企業。中國最大的化工企業是人們熟知的央企“三桶油”。進入2月以來,中國石化已向市場投放聚丙烯等醫衛原料1.5萬噸,2月份還將繼續向各大醫衛材料客戶保供生產原料約8萬噸。同時,中國石化宣布,該公司生產的醫療衛生用物資相關原料一律不漲價。
疫情防控是一場總體戰,“口罩大會戰”只是眾多局部戰役中的一場。隨著相關企業逐漸復工,中國制造業大國的優勢在全球逐漸顯現。當醫護物資源源不斷輸送到前線,我們戰役不再僅僅是中國而且全球,中國也在為全球竭盡所能,同在一個地球,相信人類力量能戰勝這場戰“疫”。
(審核編輯: candice)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