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水資源短缺是各國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通過海水淡化能夠有效緩解水資源不足問題。本文對海水淡化技術進行簡單介紹,對傳統技術優點與缺點進行簡單闡述,并簡單分析海水淡化技術研究現狀與發展,最后,簡單介紹核能、風能以及太陽能等新型淡化技術。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促進我國海水淡化工藝發展,以提高人們用水質量。
水資源對人類生存有著重要作用,雖然水資源將大部分地球表面覆蓋,然而96.5%屬于海水,無法直接使用,而僅有0.26%的地下水、湖水與河水等淡水資源可以被人們直接利用。在社會快速發展過程中,人們在水資源需求量方面日益增加,而基于無節制浪費、水生態污染以及超限度開采等影響,導致世界水資源出現短缺問題,對經濟發展產生一定影響。因此,世界各國正在積極開展海水淡化研究,對此需要加大相關工作研究力度。
1、海水淡化技術現狀
1.1反滲透工藝
RO工藝屬于一種膜分離工藝,基于能量回收效率不斷提升與膜組件持續改進,促使反滲透技術得到快速發展。該技術,具有造水成本低、工程量小、能耗小、常溫操作、操作簡單以及占地少等特點。然而該工藝在進料海水水質方面有著較高要求,因此預處理成本會有所增加。可以通過氣浮或是超濾結合混凝和沉淀的方式,開展海水預處理工作,可以保證污染密度、水濁度以及化學需氧量等方面均滿足進水要求。
1.2多級閃蒸技術
MSF主要通過將海加熱至規定溫度,之后借助閃蒸器快速實現氣化,并通過蒸汽冷凝獲得淡水。在熱法中,MSF的應用非常廣泛,具有維護量小與機容量大的特點。另外,其缺點也非常突出,比如能耗高、設備成本高、操作彈性小以及操作溫度高等。
1.3MED技術
對于該技術,主要在低于70℃的溫度條件中,通過蒸餾二次蒸汽加熱蒸發下一效海水,進而獲得純凈水。MED操作溫度較低,能夠降低設備結垢與腐蝕問題,借助廉價傳熱材料、工業廢熱等即可實現海水淡化,其具有操作彈性大、熱效率高以及動力消耗小等優點。然而,由于地溫余熱缺少穩定性,效率低等特點,導致裝置運行成本遠遠超出設計成本并且設備體積大,費用較高。
2、研究現狀和發展
當前,在海水淡化工藝研究方面持續發展,在熱法海水淡化工藝方面,低壓蒸汽方法借助引射器使蒸發器達到真空狀態,促使海水基于比常壓沸點低的條件下實現蒸發。低壓蒸汽系統主要受到給水口半徑、給水溫度以及流速等方面影響。高春林等人通過對淡化裝置液汽引射器展開實驗研究與數值模擬,借助實驗研究與數值計算手段,深入研究引射器參數與工作特性,并得出系數與工作流體和引射流體之間的關系。
3、新興海水淡化技術
3.1新能源淡化技術
(1)核能。以反應堆所轉化的電能或是熱能為驅動能量,開展海水淡化工作。通過實踐表明,核能淡化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在各個國家中有著廣泛利用。然而應用核能過程中,需要對核廢料安全性與放射性進行充分考慮,需要保證核能具有良好可靠性,以保證淡水與周邊環境不會受到放射破壞。
(2)太陽能。太陽能淡化工藝主要為兩種,①對太陽能進行熱能轉化,促使海水出現蒸發現象,就是太陽能光熱淡化技術。②對太陽能進行電能轉化,實現海水淡化,就是太陽能發電淡化技術。
在當前發展中,仍然以太陽能的光熱轉換蒸餾工藝為主,其中,規模小、成本高、效率低與穩定性差等對太陽能技術應用產生較大影響,并且各個地區基于自身氣象條件與地質位置等也會影響該技術使用,而通過太陽能開展海水淡化的優勢也各不相同。要想有效促進太陽能利用效率,應該積極促進觀點轉化與集熱等方面效率,另外,對海水淡化工藝不斷加以優化,使太陽能實用性與經濟性得到有效提升。
(3)風能。此種淡化技術具有兩種形式。①借助風力渦輪旋轉作用,使風能可以實現機械能轉換,直接使海水淡化設備運行。②借助風力發電機促使風能實現電能轉化,之后為海水淡化設備提供動力。風力能夠滿足電滲析以及用能設備運行需求,然而風能缺少穩定性,而RO有著良好操作性與適應性,能夠和風能實現互補。借助風能開展海水淡化工作還有一定不足,比如穩定性差與間歇性強等缺點非常明顯,對風能與傳統技術進行有機結合,是當前風能淡化工藝發展的重要途徑。
3.2集成淡化工藝
(1)電滲析與RO集成。預脫鹽工段通過電滲析來實現,以控制海水含鹽量,之后借助反滲透膜實現海水淡化目標。此集成技術使得海水在金屬管方面的腐蝕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并且是反滲透壓力得到充分降低,實現節約能耗目標。
(2)膜蒸餾。此種技術通過蒸餾手段實現膜分離,需要借助熱源不斷海水,通過蒸發水蒸氣產生蒸汽分壓。并且基于膜兩側蒸汽分壓差,形成驅動力,保證水蒸氣能夠持續穿過疏水膜,在水分子完成氣化之后,穿過膜并展開冷凝處理,進而達到水鹽分離目的。該工藝融合了膜法與熱工藝的優點,具有預處理要求較低、結構緊湊、簡單、操作條件良好以及分離效率較高等特點。然而,其還處于研發階段,并未滿足工業化要求,需要提高熱效率以及膜通量,促進膜蒸餾工藝發展。
(2)MSF和RO集成。RO具有水質較差與產水效率高等特點,而FSM具有效率低、結垢問題明顯以及產水水質好等特點,兩者通過優勢互補,能夠有效減少產水成本,促進海水淡化效率。當前兩種工藝已經實現商業化發展。
3.3MVR改進技術
MVR技術要借助壓縮機對低品位蒸汽進行壓縮,促使壓力與溫度快速升高,達到潛熱持續循環目的。此種工藝在西方國家得到廣泛應用,而在我國研究時間較短。其主要具有工程量小、操作簡單以及節能環保等特點,在海水淡化方面需要選用低壓縮比、高性能壓縮機,并且保證換熱管具有良好耐腐蝕性,并且蒸發溫度適當。對此,青島科技大學化工學院,在進行多年研究之后,構建MVR蒸發過程計算模型,使得MVR模擬局限性與物性數據不足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同時,提出設計整套MVR工藝裝置。主要針對以下方面進行改進:①對管路與設備材質進行科學設計。②合理選擇壓縮機,以滿足MVR過程要求,是操作穩定性得到有效提升。③引進高效換熱設施,使換熱條件得到充分強化。④對換熱設備壓力、溫度等操作條件進行合理設計。⑤對MVR凝氣排放效果差問題進行充分改進,使傳熱效果得到有效強化。基于該工藝自動化程度良好、流程簡單以及工程量小等特點,使得在石油平臺、海島、艦船等方面具有重大應用意義,并且有著良好的發展空間。
綜上所述,在環境問題與能源問題持續加劇影響下,促使海水淡化工藝研究以及利用工作得到進一步發展。蒸餾法的經濟性與能耗已經成為重點研究方向,同時對核能、太陽能、電廠余熱以及風能等方面進行積極研究,獲得更多研究成果,促進海水淡化工藝發展。膜法工藝在近年發展較為迅速,新膜材料研究以及應用,同時解決配套問題,已經成為膜法重點研究趨勢。
(審核編輯: 智匯婷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