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與落后的冷鏈物流體系產生巨大矛盾,難成規模的農產品冷鏈物流,大大限制了國內農產品貿易的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和基礎設施建設迫在眉睫。在農產品巨大的市場需求與政策加持下,各地紛紛開始冷鏈物流體系和基礎設施建設,保障農產品等運輸新鮮品質,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要,促進農民增收。
三穗:冷鏈物流中心建設并投用
據了解,貴州三穗縣八弓鎮冷鏈物流中心于2019年8月開始修建,同年11月中旬投入使用。目前,冷鏈物流中心有35個庫,其中有29保鮮庫,有5個冷藏庫和1個速凍庫,冷鏈物流中心主要采取自用和招租模式運營,保駕農特產品“走出去”。
一位相關負責人介紹,得益于冷鏈物流中心的建設,冷庫、保鮮庫、冷藏庫等冷鏈基礎設施對我們蔬菜“走出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打破了傳統長途運輸距離的限制,并且還保障了長途運輸蔬菜新鮮品質,降低運輸過程中的腐壞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投入。目前,冷庫已經全部運營,使用率達到了99.9%以上。
酉陽:加快建設冷鏈物流體系
據了解,重慶酉陽加快完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補足縣、鄉、村在公共服務和規模企業重點需求方面長期存在的流通短板,解決了農產品產地“最初一公里”和配送“最后一公里”難題。
隨著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并完善,在市場滯銷時,企業和農戶可以將產品進行儲存、冷藏,有效應對產品集中上市導致的價低傷農現象。
據有關人員介紹,按照建立覆蓋城鄉的冷鏈物流體系目標,目前縣級中心正在加快建設中,根據產業發展布局的7個片區冷鏈倉儲集配中心、44個鄉鎮冷鏈倉儲中心已基本建成投用,總庫容達到了3萬立方米。
江西:推進城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為打通農產品城鄉流通渠道,助力農民增收致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力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日前,江西決定加快冷鏈基礎設施建設,并將省供銷社列為加快建設冷鏈物流體系的責任單位。同時,立足原有項目,建設冷鏈物流設施,打造試點樣版,以點帶面,分批次全面推進項目建設。
據悉,該省可新增冷庫120萬噸,總量達到260萬噸以上,冷藏車新增2000輛,總量達到3000輛以上,年運營能力超2000萬噸,帶動冷鏈產值約1000億元。整個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降低農產品腐損導致的經濟損失約39億元,并且綜合冷鏈水平追平全國平均水平。
毋庸置疑,冷鏈物流建設不僅有效延長農產品市場周期,推動果蔬、肉類產品、海產品上行,調節農產品市場供求關系,還延伸了農產品產業鏈條,從而增加農產品收益,更為決戰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實的產業支撐。但與其他細分領域對比起來,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的發展仍有諸多差,尤其是冷鏈物流基礎建設還需進一步完善,以便更好地助力農產品“走出去”。
(審核編輯: 智匯婷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