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實物共享平臺的出現,共享開始從純粹的無償分享、信息分享,走向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共享經濟”。在某重要會議上曾6次提到了“共享”,2次提到了“共享經濟”,彰顯了有關部門對于共享經濟這一新興業態的鼓勵和支持。近日,得益于“共享員工”用工模式的嘗試,某食品企業產能恢復超過75%,很好地緩解了人手不足問題,為產能恢復按下“快進鍵”。
根據日前發布的相關報告顯示,2019年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超過32800億元,比上年增長接近12%。如今在的共享環境下,共享經濟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促進產業轉型等方面的作用進一步顯現,食品加工行業及食品設備制造業再獲利好,為產業發展按下“快進鍵”。
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食品加工行業受到近些年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人員流動量大、勞動力缺口大等影響,加之近期招工難、老員工返崗需時間等,部分企業面臨著兩難局面,如生產進度、產能無法及時滿足市場訂單需求。 據悉,某食品企業積極尋找用工資源,并嘗試“共享員工”用工模式,產能恢復超過75%,很好地緩解了人手不足等問題。
在諸多食品加工企業面臨著勞動力成本居高不下、人員流動量大、勞動力缺乏等的今天,“共享員工”采用企業之間互助、抱團的一種合作模式,無疑是當前問題的解決之法。“共享員工”用工模式有效提高了人力資源配置效率,尤其是個別大量冗員企業,可以調出企業降低用工成本減輕資金壓力,有效地實現了企業之間的“雙贏”。
不僅僅“共享員工”,還有“無電機共享抽油煙機”、“共享保鮮箱”、“共享包裝箱”、“共享冷藏托盤”、“共享生鮮周轉筐”等共享產品也都充分提高了產品整體流轉率,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為企業減輕一定的資金壓力。并且,該類共享產品實現了循環利用,具有綠色環保的重要意義,更是共享經濟時代下的綠色行動。
一公司研發出智能“共享保鮮箱”,通過使用可循環保溫材料,替代原有的泡沫箱和冰袋,不僅減少了對冷鏈車的依賴,全程溫度及定位可監控,同時還可以循環使用,節能環保。 再如,某電商企業推出“共享包裝箱”、“共享快遞盒”,還有公司申請了“共享紙箱”,并逐步投放市場,一定程度上減少傳統塑包裝材料的使用。
而今共享產品已是“遍地開花”,“共享”概念深入人心,并且已延伸到了食品設備制造行業。據了解,某食機裝備企業以“綠色環保”、“共享工廠”為切入點,通過與一企業共享合作達成共識,減少生產、設備、倉房等環節的成本,取長補短、彼此幫扶,著眼于工藝、設備改進,產能提升等,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互利共贏。
“共享”發展理念不僅提高了人力資源配置效率,很好地幫助食品加工企業解決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人員流動量大、勞動力缺乏等問題,同時還能夠進一步提升食品機械裝備制造企業的資源集約化水平,有助于工藝、設備、技術、產能等相關制造資源配置不斷優化,降低企業成本,推動我國食品機械制造業實現轉型升級。
(審核編輯: 智匯婷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