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意見》(國辦發〔2019〕56號)。文件中提出了對我國肉羊種業今后發展的一些意見。近幾年,隨著羊身上的營養資源被不斷發掘,其產業鏈得到不斷拓展,例如肉羊種植市場擴大、羊乳制品產業發展等等。這也給相關生產加工設備帶來新的發展空間。
自動化屠宰設備解放勞動力
近兩年,通過一系列的政策引導和支持,我國肉羊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數據顯示,2018年羊肉產量分別為475萬噸,同比增長0.8%,羊肉占肉類比重13.1%,連續第6年上升,國內肉羊產業規模迅速擴大。與此同時,我國人均年羊肉消費量也在逐步增加,由2015年的3.37kg增長到了2018年的3.63kg。
隨著羊肉市場需求量的擴大,其屠宰市場也在發生改變。以往,羊肉屠宰主要以人工為主,但人工屠宰效率低下,且無法有效管控質量安全。因此,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屠宰場開始用自動化設備來對肉羊進行屠宰。
據了解,肉羊屠宰要經過稱重、淋洗、牽引、擊暈、提升、刺殺、瀝血、預剝、分割、劈半、檢驗等多道工藝,要使用的設備包括牽引機、提升機、預剝機、分割設備、劈半機等。這些自動化設備極大地解放了勞動力,在屠宰過程中,避免了交叉污染的可能,保證羊肉的質量安全。
奶粉加工設備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除了羊肉受歡迎,羊乳制品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羊奶粉就是其中之一。近年來,作為新興的一種奶粉品種,羊奶粉市場不斷升溫,預計將成為奶粉消費升級的下一個風口。消費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母嬰市場規模突破3萬億元,其中嬰幼兒配方羊奶粉市場規模突破50億,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超100億元。
如今,自動化生產已成為羊奶粉行業的關鍵詞,凈乳機、均質機、噴霧干燥機、殺菌機、包裝機等自動化設備的發展為羊奶粉行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奶粉市場規模的擴大讓產業開始向高端化進發,對生產企業來說,利用自動化生產線來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是進行產品結構升級的途徑之一。
但同時,設備制造企業也需要通過設備升級來滿足生產企業的生產需求。例如在基于生產線平衡、自動化技術等基礎理論上,通過對國內外自動化設備的研究和吸收,對傳統奶粉生產線進行自主創新和優化,探究并解決羊奶粉產業目前存在的生產效率低、自動化程度不高等問題。
隨著資本的入局,全羊產業鏈逐步形成,肉羊、羊乳制品的市場空間不斷擴增。這也意味著相關加工設備的市場將進一步擴大,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相關設備制造商要對核心技術和關鍵產品進行重點研發,加強行業創新,增強環保節能技術,促進全羊產業的發展。
(審核編輯: 智匯婷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