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賺錢了。
剛剛,百度發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19財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未經審計財報。報告顯示,百度第四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289億元,同比增長6%;凈利潤達到92億元人民幣 (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同比增長95%。2019財年全年營收1074億元人民幣。
核心業務恢復增長
可以說,百度第四季度表現完全超出分析師預期,財報亮眼。
具體來說,亮點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百度核心(Baidu Core,即搜索服務與交易服務的組合),其第四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217億元(約合31.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比上一季度增長3%;
運營方面,百度第四季度總運營成本和支出為人民幣242.29億元(約合34.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人民幣260.83億元下滑6%。其中,營收成本為人民幣155.17億元,銷售、總務和行政支出為人民幣39.56億元,均低于上年同期;研發支出為人民幣47.56億元,高于上年同期。而總體來看,第四季度運營利潤為人民幣47億元(約合6.69億美元),運營利潤率為16%;
關于百度核心業務,雖然2019年全年該業務環比都在維持增長態勢,但是直到第四季度,百度核心同比才出現了增長,可以說這是百度營收出現強勁增長的關鍵驅動力。
從Non-GAAP百度核心凈利潤率來看,2019年第一季度該數據為10%,第二季度回升到24%,第三季度繼續上升至30%,第四季度則勁增至46%。
運營方面,可以明顯看出百度此前有意識控制成本和開支,收效明顯。早在2019年上半年,就有消息傳出百度在有意控制銷售、行政和一般管理費用,同時從這兩季度財報,我們也可以明顯看出百度在對渠道、促銷營銷投資等方面的管控,而百度“勒緊腰帶過日子”做法也起了作用。
從營收總體表現來看,百度在整個2019年都保持穩健增長,雖然目前的市值和股價還不及2018年的一半,但是考慮整體經濟環境,百度能夠出現這樣的穩健增長態勢,實為難得。
移動生態和AI商業化戰略將發揮長期作用
對于李彥宏來說,2019是百度“關鍵的變革之年”。而財報背后,百度的“線上AI服務”內功修煉已見成效。
首先在搜索領域,百度的地位仍舊無可替代。據百度Q4財報披露,百度端內搜索市場份額持續擴大,端內搜索次數同比增長近30%。因為有強大的信息和知識庫,百度在移動市場可以說占得先機,其中百家號、智能小程序、托管頁等為百度移動生態的收入奠定健康的基礎。
在新興業務能力上,百度智能云、AI平臺和AI服務也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以百度人工智能開放平臺為例,開發者調用百度大腦語音識別引擎就超過100億次,用戶基礎也在逐漸增大。
此外,百度的語音識別功能已經應用在了百度各個產品中,包括小度智能音箱、小度助手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百度地圖和百度呼叫中心企業解決方案;在自然語音處理技術能力方面,百度預訓練模型ERNIE在12月權威數據集GLUE中榮登榜首;而在產品底層,百度還有自己的AI芯片昆侖,且已經賦能到自己公司的云服務器上。
同時,作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開放平臺,也是百度的關鍵業務,Apollo的商業化也在穩步推進中。數據統計,Apollo目前有177家生態合作伙伴,超過3.6萬名全球開發者;Apollo車隊總測試里程累計超過300萬公里,覆蓋北京、武漢、滄州和長春等23個城市。還有一個好消息是,近期美國加州車輛管理局(DWV)公布的《2019年自動駕駛接管報告》中,百度北美自動駕駛團隊首次擊敗了谷歌Waymo排名第一,這或許將進一步加速百度自動駕駛商業化的落地。
可以說,這些技術能力的優勢雖然還沒有完全體現在既有財報中,但是未來它們或將為百度的營收增長注入動力。
接下來,李彥宏將營收重點寄予在移動生態上,“百度移動生態已經形成了更全面、多元化的布局,智能新業務也有長足進步。我們將堅持使命驅動、堅持技術創新,加強對用戶和客戶的理解,根據市場變化不斷進化,構建起全網最強大的以信息和知識為核心的移動生態,并在智能新業務的營收規模化上取得更大突破。”
最后
對于新的一個財年,百度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210億元(約合30億美元)到人民幣229億元(約合33億美元),同比下降5%到13%,這一業績預期假設“百度核心”的營收將同比下降10%到18%。百度對第一季度業績的預測只代表當前和初步的觀點,今后可能有所調整。
(審核編輯: KEEP)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