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頁巖氣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2019~2025年)》,明確頁巖氣產業發展目標,力爭到2022年,頁巖氣探明儲量達100億立方米,建成頁巖氣年產能達15億立方米、年產量達9億立方米;力爭到2025年,探明頁巖氣儲量達500億立方米,建成頁巖氣年產能達20億立方米、年產量達12億立方米。
意見明確,貴州省的頁巖氣產業以正安、習水等為重點建產區,以道真、桐梓、岑鞏等為勘探突破區,以威寧、水城、興仁、黃平、長順、務川等為資源潛力后備區,加大勘探力度,力爭到2020年,獲得調查突破區1~2個;力爭到2022年,獲得調查突破區3~5個,出讓探礦權3個左右;力爭到2025年,獲得調查突破區8~10個,出讓探礦權6個左右,為滾動開發頁巖氣提供資源支撐。
意見提出,加快推進“探轉采”和產能釋放。加大正安、習水等頁巖氣評價突破區開發評價和井組先導性試驗,加快勘探和提交資源探明儲量報告進度,力爭頁巖氣探明儲量到2022年達100億立方米、到2025年達500億立方米。推進“探轉采”工作,推動規模開發。依托正安、習水頁巖氣勘探開發重大項目,加快產能建設,將黔北頁巖氣勘探開發項目打造成為全省重點建產示范區。加大岑鞏、鳳岡、道真、桐梓、威寧、水城等勘探突破“甜點區”的開發力度,盡快形成產能釋放,支持頁巖氣、煤層氣及致密氣等多氣共存區域多氣共采,統籌資源開發。
意見強調,加強科技人才支撐。一是加強頁巖氣地質評價研究。結合地下儲層“地質+工程甜點區”和地面地勢特征,深化地質評價技術研究,形成與全省不同頁巖氣資源成藏機理、富集規律、資源評價與選區相適應的技術體系。二是開展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攻關。積極探索盆外復雜山地強改造區頁巖層鉆完井及儲層增透技術,形成適合貴州地質構造特征和儲層特征的鉆井工藝技術系列、鉆井液體系、體積壓裂裝備與施工技術體系以及提高單井采收率技術體系,達到優質高效完成鉆井和降本增效的目標。三是探索綠色開發模式。研究復雜山地頁巖氣水平井綠色開發配套技術,形成頁巖氣高效清潔開采技術、“叢式井”集約化用地、水污染防控及循環利用、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技術、數字化氣田與信息技術等配套技術和方法。四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充分調動各類科研技術團隊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開展頁巖氣技術攻關,推動頁巖氣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鼓勵企業制定實施人才隊伍培育和開發計劃,加強校企合作,結合頁巖氣產業發展需求,推動院校開設專門課程,培養培訓有關專業人才。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