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西飛民機新舟700科研現場在科學部署下如期復工,按下新階段的啟動鍵。
新舟700飛機是航空工業自主研制的新一代70座級渦槳支線飛機,是國家民用飛機“兩干兩支”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新舟700進入部總裝狀態,陸續高質量完成中前機身對接、機身機頭對接。2020年,將是新舟700項目研制的關鍵一年同時也是收獲的一年。
疫情下,如何保證新舟700飛機研制如期順利進行?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航空工業”)西飛民機總經理王程寬表示,面對疫情的嚴峻事態,西飛民機為復工生產采取了從一線生產到宏觀管控緊抓嚴控的舉措,全體員工將為新舟700的首飛之年開好頭,為新舟700的研制攻堅克難。
“氣密實驗的任務是十分緊迫的,受疫情影響,我們的研制進度有些耽誤,但我們都在努力搶回來。”通過連線采訪,新舟700總裝技術團隊主管韓嘉威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新舟700工藝團隊的楊文告訴記者,新舟700現階段總裝工藝團隊的主要工作是,圍繞10001架機,保障機身、機翼的結構完整性,為后續的氣密性實驗做好準備。具體涉及短艙、艙門的安裝調整,襟翼作動器的安裝,側翼身接頭組件安裝,以及擾流板和左右副翼的系統假件安裝等。
如何保證疫情期間的生產安全?
記者從西飛民機公司了解到,為確保疫情期間生產穩步進行,保障職工的身心健康,公司實施了多項防護措施。
每天早上7時,區域防疫責任人就對現場和辦公區域進行全面消殺。另一邊,所有復工人員在確認自身狀況、體溫符合要求后前往工作廠房。此外,現場工作人員還需在工作區域外進行二次體溫測量,合格后正式上崗。公司也為所有復工人員配置了口罩和護目鏡,并確保科學佩戴。在生產過程中,總裝團隊實時檢查,避免人員過度集中,保障工位間的相對隔離,從而促進生產工作的有序進行。
“上崗前,公司為我們準備了全套裝備,確保生產順利。”楊文透露,當前已完成了前貨艙門和應急艙門的調整工作,下一步按計劃開展左右服務門的調試工作,并開始后貨艙門的安裝調試和副翼和擾流板的安裝工作。
新舟700飛機設計制造采用了多項世界先進技術:首次在世界上將電傳操縱系統運用到渦槳支線飛機上;駕駛艙設計榮獲了“中國優秀工業設計金獎”;最大速度將達到637公里/小時。這些新質變,使新舟700在中短航程運營時,進離場速度和航段飛行時間,達到了與渦扇支線飛機相同的指標。
目前,新舟700首飛機、靜力試驗機夜以繼日展開總裝收尾工作,整裝待發。截至目前,西飛民機已與11家客戶簽訂了285架新舟700意向訂單。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