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廢處置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環,醫廢處置效果直接關系著疫情防控的成敗。近期,各省市紛紛加大部署力度,保障醫廢即時處置。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正推動醫廢處置需求增長。業內人士指出,2020年全國醫廢產量增幅預計將超過25%。從長遠看,醫廢處置有望成為疫情后加速成長的領域之一。
強化布局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醫廢處理產業受到關注。相關上市公司也強化了醫廢處置業務布局。
高能環境此次參與了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同時持續執行其他地區相關防滲任務。面對火神山醫院等項目的緊急建設任務,高能環境嚴格按照規范和相關要求,以高于普通傳染病醫院的醫療廢物處理標準進行設計和建設,嚴格保證醫廢處置達標。在建設任務完成后,公司醫療廢水處理運營團隊與醫療廢物處置運營團隊又全面進駐,開展后續運營工作。
啟迪環境表示,疫情期間,公司重點調整配備環保防護專項設備、環衛作業物料、消毒劑等到疫情重災區,增加固廢及環衛運營清運次數及人員班次,從固廢、危廢及環衛等的收運、儲存、處置、消毒滅菌環節嚴格對疫情防治做到專業及時處置,并對疫情期間家庭防護廢棄用品進行分類收運及無害化處理,杜絕二次污染。此外,公司全力實施項目屬地固廢、環衛、污水處理及危廢等環境項目,全力保障居民公共設施服務安全及相關運營穩定實施。
東江環保此前在互動平臺表示,子公司廈門東江春節期間持續收運并安全焚燒處置醫療廢物;在江浙兩省,東江環保所屬危廢處置基地的醫療廢物日均處理量增加了30%-40%;同時,各下屬公司收到主管部門發布的應急處置函,將根據主管部門的統一部署,積極參與疫情防控行動。
龍馬環衛公告稱,疫情發生后,公司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環衛服務項目全力配合,做好當地城市環境的消毒防疫及醫療廢棄物清運等工作。同時,公司向疫情較重及急需消殺環衛裝備的區域或單位捐贈價值合計500萬元的環衛專用設備、防疫物資及現金,支持疫情防控。
中國天楹表示,目前,公司擁有等離子體醫療廢物氣化技術、等離子體飛灰熔融技術等自主知識產權,已獲多項等離子體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公司完全有能力專業處置醫療廢棄物。其中,公司已建成的等離子體醫療廢物氣化示范工程,日處理量達3噸,該項目正在調試中。
興源環境2月11日通過互動平臺表示,廣州和深圳定點醫院相關項目正在積極接洽中,尚未正式承接。目前,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污水處理項目已如期完工投入使用。
潤邦股份稱,自火神山醫院正式啟用以來,公司旗下湖北中油優藝環??萍加邢薰靖鶕y一調度,抽派人員進入火神山醫院,清運火神山醫院產生的醫療廢棄物,下屬7個醫廢處置項目目前正有序開展醫療廢棄物的收集、轉運及處置相關工作。
永清環保表示,公司旗下衡陽、新余垃圾發電廠2月至今仍滿負荷運轉。此外,公司近日收購湖南省昌明環保投資有限公司51%股權,布局醫廢處置業務。
全線出擊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各地加強醫療廢棄物處置管理,在規范醫療機構醫廢處置的同時,加大居民生活源廢棄物處置力度,力求處置工作全方位、無死角。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近日在北京市考察醫療廢物處置情況時要求,生態環境系統要持續高度重視并抓實抓細疫區醫療廢物處理處置環境監管工作,繼續科學指導各地及時、有序、高效處置醫療廢物。要做好分類收集,提高運輸保障能力,增強應急處置能力,加強廢水污水監管,強化調度指導,全力指導支持各地做好醫療廢物處置工作。
各省市也迅速行動,推動相關廢棄物處置要求嚴格落實。例如,湖北省近日下發通知,要求全省各地按照“一倍能力、一個暫存庫、一個專班、一個方案”的原則,迅速組織編制本地區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應急能力準備方案;按照本地現有處置能力“1比1”擴大一倍的原則,確定醫療廢物應急處置單位或落實移動式處置設施等。
遼寧省要求,在居民小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機構、公共場所、商業集中區等重點區域,盡快規范設置生活源廢棄口罩收集設施;在醒目位置設置明顯的生活源廢棄口罩收集指示牌,規范收運處置生活源廢棄口罩作業防護措施;做好生活源廢棄口罩收集設施和垃圾站的消毒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共設置廢棄口罩回收設施3.6萬處。
廣東省要求,嚴格禁止醫療廢棄物混入生活垃圾處理系統。此外,為防止廢棄口罩隨意丟棄產生二次污染,分區域分類規范廢棄口罩投放;對指定的新冠肺炎定點收治機構或病區、集中隔離觀察點、居家隔離觀察點(戶)產生的其它生活垃圾(除應納入醫療廢物管理范疇的垃圾外),暫停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由各地安排專車收運,直送生活垃圾處理廠(場)處置等。
四川省分別從預處理與分類包裝、收集與運輸、暫時貯存、集中處置、衛生防護、應急處置的環境監測以及廢棄口罩等方面進行了專門要求,確保醫療廢物得到及時、有序、高效、無害化處置,防止疾病傳播。
景氣度提升
醫療廢物處理行業景氣度大幅提升,將帶動主題性投資機會。
平安證券預計,2020年全國新增口罩垃圾產量約16.2萬噸,新冠肺炎病人的治療也將帶來醫療廢物的增長,二者合計新增醫療廢物產量約17.9萬噸。以2018年全國大、中城市危廢產量為基準,新增比例約21.91%。疊加其它類型新增醫療廢物,預計2020年全國醫療廢物產量增幅將超過25%。
銀河證券指出,醫療廢物管理體系不完善、處理設施建設成本較高、市場集中度不高,是限制醫療廢物處理領域發展的三個重要因素。但從長遠來看,醫療廢物處理有望成為新冠肺炎疫情后加速成長的領域。
長江證券也看好醫療廢物處理行業的成長性,其研報指出,受醫療廢物處置能力覆蓋面的影響,大部分縣鎮鄉的醫療廢物并未納入正規處置渠道,未來管理有望繼續強化。
(審核編輯: 智匯婷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