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手機APP,選擇喜歡的菜式,稍作等待,物流將原材料配送到家門口。與之同時,智能鍋具根據手機所選擇的菜譜進行時間和火候的調節,只要將材料倒進廚具中進行翻炒,美味菜肴即可出爐。這是記者在2015年智能傳感器和智能廚房應用技術產業論壇的現場演繹中所見,智能廚房的應用成為了與會的上班族們圍觀的對象。
大數據、云計算、傳感技術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催生了新一代物聯網的誕生,以先進微小傳感器和智能網絡化為技術核心的智能家居作為物聯網發展的重要著力點的背景下,11月9日到10日,不銹鋼產業代表與國內外專家學者齊聚云浮新興縣,從技術到市場,探討智能制造與創新驅動,打造粵西高端制造產業群的發展進程。
不銹鋼企業轉型瞄準智能制造
不銹鋼產業作為新興的支柱產業,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提高和周邊國家的制造業崛起,面臨成本優勢削弱的競爭態勢。另一方面,不銹鋼產能過剩的現實也迫使新興不得不進行產業轉型升級,在原有的不銹鋼制造產業基礎上進行突圍和創新。
適逢新興縣政府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新興縣不銹鋼制品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二十條》,大力支持新興不銹鋼產業創新轉型,不少企業紛紛尋求新渠道和新出路。作為新興縣不銹鋼產業的龍頭企業之一,廣東萬事泰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萬事泰”)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高端廚具品牌制造商之一,如今將轉型方向瞄準了智能制造。
萬事泰董事長梁桂泉表示,“我們最新的發展戰略是從重資產企業向輕資產轉型,做出品質的保持和提升,走科技萬事泰的道路。”
據介紹,萬事泰在早前就與廣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建立了”產學研”基地,共同研發新產品,深入開展產品轉型升級和創建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范企業。已經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附加值的不銹鋼復合底煲、高級鋁煲和居家小家電系列產品,目前已擁有自主專利知識產權50多項,自主品牌的成果效益出現。
然而,不銹鋼企業轉型到智能制造依然面臨著效率和市場的問題,論壇上,廣東工業大學惠青山教授對此提出了四點建議:一,加快龍頭企業帶動市場創新;二,基于市場需求進行技術創新,以客戶為導向,邊生產邊設計,規避產能過剩風險;三,在用工安排和資源調配等方面進行管理創新;四,利用“互聯網+”的東風,在商業模式上探索創新。
除此之外,日本立命館大學教授、國際3E研究院院長周瑋生還指出,智能制造產業可能會和民眾有一定的距離,電商構建了平臺,老百姓(603883,股吧)只要去用就行,不存在安全問題。智能社區很多是自己去操作,我們還需要進行培訓和宣傳,讓老百姓提高對智能制造的理解和認識程度,才能有更深入的發展。
智能廚房融合大家居戰略抱團發展
近年來,智能家居設備層出不窮,人們的家居生活體驗不斷刷新,不同的智能形態在不同領域力求體現更安全、更舒適和更便利的特質。在世界范圍內,通過以MEMS技術為代表的先進微型智能傳感器與制動技術為核心的智能硬件運用越來越廣泛。
“日本MEMS之父”杉山進博士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采訪時表示,智能傳感器在日本的應用較普遍的主要是在大項目上,例如建筑、橋梁和鐵路等,但目前在醫療、健身等日常生活方面也開展了系列的應用。
調研數據顯示,目前用戶最感興趣的智能家居體驗還是新型廚房設備。在今年,萬事泰旗下自主廚具品牌Momscook簡潔微壓鍋獲得了有國際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德國紅點獎,同年,獲得廣交會出口產品設計獎銀獎。此外,萬事泰收購了Othello這個德國百年品牌,開啟智能健康大廚房的系統運營,在智能廚房的應用上已具有豐富的經驗。
在產業鏈的延伸上,將智能產品建立關聯性,運用相關控制和管理系統,從而將智能體驗貫穿整個生活體驗,其中包含著巨大的市場和產業鏈接。
周瑋生透露,系統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更大,“目前日本主要還是研究單體技術,中國希望和樓宇結合更加現實化。我們期待萬事泰能夠超越智能廚房的范疇,建成智能社區的示范。”
據了解,萬事泰也正準備將智能廚房融合“大家居”戰略,與其他品牌進行聯合,加快智能社區的步伐。此次論壇上,廣東萬事泰集團有限公司研究所與國際3E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意向書,為促進人才交流和引進、產學研多元化合作、共同研究開發創建新的平臺。
新興縣縣長唐誼會后表示,“在不銹鋼行業的發展思路上,萬事泰邁出了很好的一步,為整個不銹鋼行業在轉型升級中怎么走,怎么拉長行業產業鏈,怎么實現廚具的智能化做出了榜樣。智能制造有很廣闊的發展空間,目前新興的不銹鋼大概是70億產值,產業拉長之后起碼有300到500億的增值,但必須一步步做,現在僅僅是開始。
(審核編輯: 智匯先鋒)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