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市民通過購物平臺購買了原產于西班牙的火腿。收貨后,張先生發現產品無中文標簽,屬于禁止銷售的違法食品。經過審理,最終法院判決商家退貨退款,并且支付張先生賠償款。近兩年,隨著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國內進口食品數量持續增長。但我國規定進口食品須有中文標簽,相關企業也需利用貼標設備保障產品合法合規。
近幾年,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日漸提高,生活品質的提升也帶動了進口食品市場的擴大。數據顯示,進口液態奶、進口啤酒及進口燕麥類產品進口增速明顯。進口乳制品中,液態奶進口額從2013年的27,455.30萬美元增長至2017年的94,623.00萬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36.25%;2013年至2018年,啤酒進口額從23,163.90萬美元增長至90,428.00萬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31.31%。
為了保證食品安全,我國食品進口審批和銷售都有著嚴格規定,中文標簽便是其中之一。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條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有中文標簽;依法應當有說明書的,還應當有中文說明書。標簽、說明書應當符合本法以及我國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并載明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
因此,對于進口食品銷售商來說,不可忽視產品的中文標簽。在食品進口量較大的情況下,相關企業可利用貼標設備進行自動貼標。自動貼標機械作為機電一體化產品,極大地改善了手動貼標效率低下、貼標質量不高的局面,不但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減少了廠家在人工上的投入成本,增加廠家生產活力。
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我國貼標技術和設備發展日新月異。根據標簽材質區分,市面上的貼標設備可以分為熱熔膠貼標機、漿糊貼標機、不干膠貼標機等;根據貼標機的結構不同,則可分為直線式貼標機、旋轉式貼標機、半自動貼標機、全自動貼標機等,有效解決手工貼標造成的標識不清、貼附褶皺、精密度不高等難題。能滿足不同食品包裝的貼標需求。
與此同時,國內貼標設備還在向低耗能、柔性生產、自動監控、自我檢測等方向發展。在國內節能減排和高效環保呼聲越來越強烈的時候,低耗能型貼標設備的市場空間提升。對此,在貼標設備的運行和生產過程中,制造企業還需運用節能環保技術,在完成貼標的同時,盡量降低能耗,減少對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同時也減輕生產企業的能源成本。
除此之外,隨著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開始凸顯,柔性生產也成為目前貼標設備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柔性生產指主要依靠有高度柔性的以計算機數控機床為主的制造設備來實現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方式。對于貼標設備來說,則須加強設備的生產靈活性,采用可塑性強或有兼容能力的單元及模塊化結構來研發設備,以進行多品種小批量的產品生產。
如今,我國國進口食品的快速增長得益于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市場開放程度越來越大,進口關稅下調的步伐持續加快,貿易便利化措施不斷完善,從而使得中國進口食品的數量快速增長。而面對嚴格的進口食品銷售法規,貼標設備的應用不可少。從發展趨勢上來看,兼備節能環保和柔性生產能力的貼標設備被無疑是今后產業研發生產的主導方向,相關制造企業也要緊抓市場機遇,加大對設備的研發力度。
(審核編輯: 智匯婷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