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影響短暫
據安迅思紐約1月29日消息,美國陶氏化學公司首席執行官吉姆·菲特林(Jim Fitterling)指出,中國的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應該能夠及時消散,正如17年前的SARS一樣。
菲特林表示:“在SARS流行期間,我有過在中國生活的經歷,對我來說,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就像我們在SARS流行時期所經歷的一樣。這次新型冠狀病毒對中國旅游業和服務業的影響應該很大,而對家用清潔劑和消毒劑以及用于口罩生產的無紡布需求將強勁增長。一旦我們弄清楚如何處理這一問題,事情就會開始恢復正常。”
PE市場有望迎來拐點
菲特林表示,繼亞洲和歐洲聚乙烯(PE)生產現金利潤率出現負數或盈虧平衡后,全球聚乙烯(PE)市場將在2020年迎來拐點。
菲特林在公司第四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上表示:“2020年截至當前,我們已經看到了與2019年底類似的情況,但這一動態現在已經開始轉變。受2019年底前宏觀經濟環境持續疲軟的影響,第三方行業報告顯示,多數產業鏈上的高成本生產商正在盈虧平衡或負現金利潤率上掙扎。”
菲特林表示:“2019年底亞洲和歐洲以石腦油為原料的PE生產商們的利潤率為負或盈虧平衡。一些成本較高的生產商們正在考慮或實施削減產能或延長計劃停工檢修時間,以及推遲擴能項目。隨著一些產業鏈上的產品庫存水平正常化,我們看到了拐點即將來臨的一個良好的環境。在我們看來,現在宣稱可持續的改善還為時過早,事實上,這一動態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發揮作用。美中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對商業情緒應該是積極的,但這可能需要時間才能轉化為改善的基本面,大多數關稅仍然存在。”菲特林援引第三方行業報告稱,2020年傳統的3月至6月全球乙烯裝置停工檢修高峰期將出現15%的產能進行停工檢修,而平常是8%的產能進行停工檢修。這將為PE定價和利潤率擴張提供機會。
在2019年第四季度,陶氏化學公司旗下包裝與特種塑料業務部(P&SP)部門公布,當期息稅前營業利潤(EBIT)同比下降23%至6.48億美元,銷售額下降18%,為48.4億美元。
對于2020年第一季度,陶氏化學預期PE價格上漲將站穩腳跟。陶氏化學首席財務官霍華德·昂格萊德(Howard Ungerleider)表示:“新的一年,我們預計總體將保持穩定,因為一些地區經濟開始復蘇。由于亞洲和歐洲的PE利潤率為負,我們預計PE價格將從2019年底的低點出現反彈。如果價格持續低位,我們預計高成本生產商將面臨嚴峻壓力。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一些競爭對手在第四季度削減了裝置開工率水平。”
中國塑料禁令影響有限
菲特林表示,中國最近宣布的禁止和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的計劃應該不會對陶氏化學產生太大影響。
中國國家發改委1月19日發布消息稱,該機構與中國生態環境部已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提出積極應對塑料污染,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產品,增加綠色產品供給,規范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各環節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生產端,《意見》明確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禁止以醫療廢物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簽;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到2022年底,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
菲特林表示:“我們并不生產大多數被禁材料,我們在中國銷售的大部分產品都是更耐用的包裝材料,柔性食品包裝材料,而且需求仍然強勁。健康和衛生市場顯然繼續強勁,無紡布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