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2020中國制造論壇”在佛山召開,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佛山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偉,工業富聯董事長李軍旗等政企學界代表暢談工業互聯網。
上證報注意到,相較于大企業的先發優勢和顯著效益,占據企業數量主體的中小企業如何擁抱工業互聯網,更加受到與會各方的關注。“打造服務于中小企業的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就顯得很重要”。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秘書長范恒山認為,數字化轉型的難點不在于大企業,而在中小企業。
工業互聯網平臺需積極培育
作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近年來成為“新風口”,正被視為推動智能化發展和新業態應用的重要支撐。
不過,我國在初步構建了工業互聯網的生態系統后,工業互聯網平臺還不成熟。李毅中表示:“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現在還在初級階段,要積極培育和發展”。
李毅中介紹,中國的工業互聯網存在不少問題,從產業組織來看,業界對工業互聯網的內涵和構架認識不盡統一,力量分散,各類平臺水平重復;在技術層面,中國現在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所采用的智能設備、智能控制、通訊協議、高端工業軟件等“命門”還無法自己掌控,這制約了各個工業互聯網平臺之間的兼容轉化和設備的互聯互通。
針對上述問題,李毅中建議加強對工業互聯網關鍵軟硬件系統的攻關。
那么,未來工業互聯網平臺要朝著什么方向發展呢?
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主任董云庭認為,未來工業互聯網平臺要加快實現從中低端向高質量的方向發展;數據要從散、亂、雜向精準、系統、有效的方向發展;工業軟件要從目前的中低端向高質量的方向發展;工業互聯網所需要的人才必須要加快向高質量發展。
工業互聯網更應服務中小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業才是推動實體經濟轉型的重要力量,但是中小企業應用工業互聯網尚處于探索階段。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朱森第認為,制造業總體水平的提高和實現數字化轉型,僅有一批先進企業的引領和示范還遠遠不夠。占有中國企業數量90%以上的中小企業,需要一批為它們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應用服務提供商(ASP)。
這個任務,就落在了政府和開發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企業身上。
工業富聯成為一個代表案例。李軍旗表示,工業富聯的社會責任是打造“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助力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業富聯自2018年6月上市至今,一直在轉型“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并率先提出了專業云的概念。2019年6月,李軍旗在工業富聯上市一周年時表示,工業富聯將轉向整體解決方案的平臺提供者,由制造轉向服務。
而城市的案例中,佛山作為以制造業立市的城市,在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中非常重視對中小企業的服務。
朱偉表示,面對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洶涌浪潮,佛山將精準破解中小企業不愿轉、不敢轉、不會轉、不能轉的問題,引導廣大中小企業擁抱工業互聯網,加快向自動化、數字化、信息化方向轉型升級,實現工業互聯網賦能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